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洪都钳焊液压附件厂有位大名鼎鼎的“铣王”,因为他工作动力超强,善于挑战难关,被同事们亲切称为“马六”(马自达6)。他的名字叫马跃辉。
1991年由部队转业后,马跃辉被分配至中航工业洪都钳焊液压附件厂,在普通铣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敬业诚信,创新超越”是马跃辉坚守的宗旨理念。他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能力,增强素质,从一名普通铣工成长为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一次,某型飞机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因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又对形状位置精度加工要求较高,经常出现批次性零件安装无法实现互换现象。马跃辉仔细研究,通过自制定位工装,加大工件受力面积,减小零件加工变形;采用粗加工、精加工相结合等方法,克服了零件加工难点,提高了钻孔定位精度,使零件交付后安装互换性达100%。
在马跃辉看来,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学习,细心总结,努力创新,当经验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很多工作就可以得心应手了。
靠着自己的勤奋钻研,他自学了《机械加工工艺编程》、《CATIA数控编程》、《铣削加工工艺原理》等课程,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车工、钳工、磨工等专业工种加工技巧,增强对新工艺新方法一体化加工的认识。2004年,马跃辉荣获“江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奖”。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让马跃辉在零件加工领域游刃有余。由他创造的许多零件加工方法得到应用推广,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效率和质量。
比如,普通铣床加工小角度复合凹圆弧面。该工序传统采用双手联动,层层铣削的方法加工,需要钳工划线,零件加工精度不高。马跃辉利用组合夹具和万能虎钳装夹零件,使零件待加工表面与工作台面成一复合角,并将铣床立铣头倾斜一个角度,使可调式飞刀与零件成一夹角,零件一次装夹加工完成,减少了工序要求。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跃辉不仅提高个人技能,而且主动做好“传、帮、带”,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传授给青年职工。在他所带的13个徒弟中,多名徒弟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
马跃辉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带动技能工人开展“技师上讲台”、“导师带徒”、“工艺、生产联合攻关”等多项活动,积极营造“学、比、赶、超”生产氛围。马跃辉班组成员多人荣获公司级劳模荣誉,在各类技能比武中创下佳绩。
在担任铣工班组长期间,马跃辉积极带领班组成员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总结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其班组人均年工时高达6000余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80余条,创造经济价值93万元。而马跃辉个人年均完成工时8000余小时,连续多年实现安全、质量“零缺陷”。近两年来,他提出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有近240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可达110余万元。
2013年8月,以马跃辉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2014年5月,马跃辉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江西省总工会授予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面对成绩和荣誉,马跃辉总是坦然一笑,依然保持一贯的勤奋,朝着下一个目标迈进。他爱工作也爱生活,总是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点,总是在苦干与巧干中找到乐趣。他就像一根拧紧的发条,迈着坚实的步伐铿锵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