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占据着热搜榜的前几名。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才,很多的投资基金都加入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中,高校学生更是其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那么,面对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如何把创业与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让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的路径是什么?怎样把创新驱动战略与人才培养机制融合起来?
龚克:所谓创新,应该是多元化、多领域的创新,但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条件下,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要让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涵养源头,支持产生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二是要强化主体,让创新型企业一手牵引研发一手推动市场;三是要发展市场,健康的市场和政府的适当调节刺激创新需求,形成创新动力。当然,上述各环节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人”。创新驱动战略不能见物不见人,而是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和需求,让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大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课堂上,要变灌输为启迪,引导并激发学生形成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团队合作,突破现成模式。
记者: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应如何打通产学研用整个流程?南开大学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龚克:南开大学紧紧抓住基础研究不放松,努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同时,引导科研方向从一开始就是与国家重大需求相契合的,努力创造发展急需的智力成果,近些年,在生态环保、新能源、大数据和国际关系、区域经济等领域加大了研发力度。
在出成果的前提下,南开大学也在大力促转化。我们在2013年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14年又共建了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作为南开大学“产业特区”,津南研究院是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的载体,提供包括公司注册、产品研发、技术转让、企业孵化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正式运作以来,已有15家科技企业入驻,且主要为南开师生校友创业企业。这些企业与南开大学科研资源有效对接,通过联合研发、购买专利等形式,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了大学科研与产业发展的有效结合。
记者:现下,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教育部也曾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南开大学是否在学科设置上考虑了学生创业的需要?
龚克:南开大学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允许休学创业,2010年修订的《南开大学本科学生学则》中就已经作出了允许休学创业的相关规定,如今引起社会关注的“闯先生”创业团队负责人张开迪,就是休学创业的典型。
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南开大学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将其列入全校学生公共选修课,还设立创业公开课、建立创业班,推动商学院介入教育活动、开展相关研究、跟踪典型案例;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敢于创业,而不是诱惑其盲目创业,不能以轻薄之心糟蹋社会资源;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改造升级,促进线下的基地与线上的“闯先生”创业孵化平台结合,促进校内校外资源结合,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多元化集成服务。
记者: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什么能力和特质是最重要的?大学在推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如何避免功利性倾向?
龚克:创业也需要“允公允能”。“公”,即要有社会责任感、法治精神和社会公德;“能”,则是要能学习、能合作、能吃苦。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既要提高自身能力,也要适应社会环境、学习社会规则。创业需要的能力与很多事情是相通的,不要以为就业难就可以把创业作为出路,创业者应比就业者更具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尤其是应更具坚韧的闯劲。
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公”“能”精神教育和价值观塑造比教会其赚钱更加重要。南开大学通过交流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抓住企业注册、合同签署等关键环节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法制观念。同时,结合“公”“能”校训,强化爱国爱群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瞄准社会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探元绿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绿箱子”等学生创业团队就围绕大数据开发、新能源交通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均已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