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4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利集团:让中国乳品领“鲜”世界
本报记者 陈 力
更多相关报道请扫二维码

又是一年春草绿,伊利集团遍布在华中、华北、东北、西北等几大著名养牛带上的奶牛们次第吃上新鲜“细粮”。听着4月1日这天淅淅沥沥的雨声,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却在想,新西兰不会又旱了吧?因为2013年新西兰牧业大旱,每吨奶粉从2万元涨到5万元,间接影响到中国多地超市供应不足;2014年牧业大熟,新西兰奶粉从每吨5万元降到1.8万元,又影响到全国原奶总量进一步攀高。“经济全球化,从来没有像今天在乳业这么明显。”

“一只蝴蝶振翅”都会吸引伊利人的目光,还因为他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全球织网”。截至2014年底,伊利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与意大利斯嘉达合作的液态奶产品成功上市,在新西兰投资建设的大洋洲生产基地已完成投资30亿元。

牧野创新:

伊利奶农和美国奶农成功握手

早上5点30分,赵国梁开始进入他的“奶牛时间”:翻检奶牛的食槽,了解奶牛昨晚的进食情况;跪试奶牛的沙床,看看奶牛一夜休息如何;查看挤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作为伊利集团畜牧公司哈沙图牧场的场长,赵国梁事无巨细地呵护着这2800头“黑白花宝贝”。

赵国梁的父亲赵众也是敕勒川上养牛人,最多时养到12头牛。赵国梁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选择养牛时,父亲生气了:“我一个农民养了这么多年牛,你大学毕业了又去养牛,能有啥出息?”

两代养牛人亲历了伊利集团对农村牧区一家一户养牛的流程再造。伊利集团从“公司+农户”到“公司+牧场小区+奶户”,再到“奶联社”——主张奶农在自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奶牛交由奶联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最后过渡到“公司+规范化牧场”,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中国特色的乳业生产道路。赵家父子也进入到这个流程,赵众经历了从“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到进入牧场小区,赵国梁则于2008年顺利进入伊利集团。兽医、繁育、饲料,包括作为优秀员工被派去美国学习,赵国梁几乎在牧场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工作过,直到担任哈沙图牧场场长。老赵养的一头牛每天最多能产30斤奶,现在小赵牧场上的奶牛平均单产60斤,而且规模化、标准化。不仅敕勒川上老父亲认可了他的“出息”,美国牧场主莱恩哈代来伊利考察后,也幽默地表示,“我要考虑把我的奶牛从美国运到这里来养!”

目前,伊利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养殖的奶源已经基本做到全覆盖。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田园牧歌”并非那么悠闲。乳制品加工业的前端是奶牛养殖业,再前端是饲料加工业以及牧草种植业。这些环节涉及的利益面广,受到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度高,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个别企业的奶粉风波之后,伊利撑着“一个企业管一条产业链”的担当,忍着被质疑、被误读、被抹黑的苦涩,守着“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的品牌建设理念,没有拒收奶农一滴奶,还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作为领军企业,伊利投入5亿多元进口检验设备和试纸试剂,设置了1003个检验项目,天天检、批批检,一年的检验费用最多时达到1.6亿元……

产品创新:

伊利智库和欧洲大学联合开题

伊利人眼里只有两种人:喝牛奶的人和不喝牛奶的人。“很多人在饮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痛或者胃部不适,俗称‘乳糖不耐症’,不得不放弃牛奶,”伊利液态奶事业部研发总监巴根纳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进行技术攻关,使牛奶更易于吸收,把不喝牛奶的人变成喝牛奶的人。”

从2002年起,28岁的蒙古族小伙巴根纳就以课题带头人的身份展开技术攻关。5年过去,伊利舒化奶研发成功,有效填补了国内乳业的空白。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一届全球乳业大会上一举摘获“最佳创新液态奶产品高度推荐奖”以来,舒化奶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106亿元。

到2014年底,伊利集团拥有像巴根纳一样的研究人员1000多人,拥有专利授权量1682件,“实验室经济”方兴未艾。如果说伊利集团在2005年成立乳业研究院依赖的还只是企业内部的人才、面向的只是企业内部的课题,2013年内蒙古乳业技术研究院落户伊利,则向技术所有人、资金持有人、投资企业及社会提供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转化等系列乳制品专业服务。2014年,伊利又在荷兰成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新西兰与林肯大学开展了全产业链研究,力图用全球智慧助推“中国制造”。

“让牛乳接近母乳”,是伊利集团最重要的一项创新。为和母乳对标,伊利锁定上海、南昌、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北京、成都为母乳采集地,选择当地20岁至40岁间、足月分娩的健康产妇作为采集对象,建设中国母乳数据库。“我们与10位产妇进行沟通后,有一两个人愿意提供母乳就不错了。”伊利技术研发中心的方芳负责母乳采集工作,一次跟一位产妇沟通半个多小时后采集到母乳样本,但还未等她走出病房,产妇的婆婆闻声而至夺走样本。无奈,方芳只能利用怀孕期开展工作,穿梭在医院和产妇家里。不少产妇见方芳挺着大肚子很同情,痛快地提供了母乳样本。就这样,2004年起,伊利集团开始采集母乳样品,并建立了全球首个“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为研发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奶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开发出代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最高水准的创新产品。蛋白质母乳化、油脂母乳化、免疫系统母乳化、微量元素母乳化技术赢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尊敬。2015年3月26日,荷兰首相带领瓦赫宁根大学负责人来到中国,专门和伊利集团就母乳数据库升级签署合作协议。

市场创新:

伊利奶源和全球奶源深度交融

为什么是伊利?许多网友在追问:与伊利同时代、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乳品企业还有很多,为什么这个前身为“呼和浩特回民区奶食品厂”的企业能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答案自然有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就是伊利最早大胆引进瑞典、德国等国家的先进设备,生产出了优质产品。比如用瞬间超高温灭菌设备生产出来的牛奶,比保质期只有两三天的巴氏杀菌牛奶延长了8个月——伊利的产品这才过黄河、跨长江。

与世界乳业的融合发展,使伊利集团大踏步跟上了时代,也促使伊利集团开始国际化试水。在全球化的时代,创新来自全球,也服务全球。2013年,已经踏上全球化征程的伊利,决定运用全球智慧为牛奶的“中国制造”提供发展动力。这个计划被伊利称为“全球创新网络”。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大洋洲生产基地,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达成战略合作,与意大利斯嘉达达成战略合作,在美洲、大洋洲、欧洲三大西方乳业传统板块取得优质资源。“厚度优于速度”,伊利决策层通过反复比对国外国内人口增长的潜力、牛奶消费的潜力,最后决定换个步伐再出发: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服务中国的市场。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伊利唯有汇聚全球能量、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乳业版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伊利致力于推广“品质是金”理念。集团在新西兰建设生产基地、在美国合作建设奶粉工厂,雇用了大量外籍员工。但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他们双手一摊,“这些设备我们没见过,不会用。”原来,新西兰、美国乳业起步早、时间长,设备多年没有更新换代,而伊利购置的都是当前最先进的设备。集团只好派出国内的工程师,对外籍员工进行培训。“中国人设备新、标准高,厉害!”接受了伊利培训的外籍员工纷纷竖起大拇指。也有不服的。美国最大牛奶供应商DFA的首席执行官史密斯自己也是个“牛仔”,家里养了3000头牛,不太相信一个中国企业能达到他们的标准。与伊利接触之后,史密斯亲自带了3名股东来伊利考察:在伊利奶牛学校,见证了听课人和美国奶牛界最权威的桑德斯教授的热烈互动;在生产车间,领略了许多安全指标的数值、产品检测的频次都高于美国。在随后的签约仪式上,信服的史密斯表示希望有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伊利集团曾定位到2020年跻身世界乳业10强,但2014年就已经成为亚洲唯一一家进入全球10强的乳品企业。目前,他们又确定了新的目标:2020年进入全球乳业5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