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炼智慧
□ 刘 琳

养成通过思考获得智慧的习惯,才能更快地成长并有所成就

又到跳槽季。离开一个岗位,带着各种背景与经验来到新的职场,几乎可以算是开始新的人生。我们在醒着时与同事共度的时光远远超过任何身边亲密的人,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为职场付出大半的人生。在这漫长的职场生涯中,每个人都想要努力成为赢家,然而成功并非易事。即便如此,想要成为职场达人,有些规则并非不可捉摸,有些机会并不是不能把握,错失与辜负不过是因为尚未把职场智慧修炼到炉火纯青。

所谓智慧,就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有经验的累积和对成长的领悟。职场智慧其实更重要的是领悟力。能分清诸多繁杂事务的轻重缓急;能理清某项工作的脉络和执行流程;能把看似庞大的工作量化繁为简;更能体悟同侪的协助、前辈的提醒与老板的期望,凡此种种都是职场智慧的修炼范畴。职场新人往往更看重技能的获取,纠结在会与不会之间,却经常忽略经验与领悟力的积少成多。即便没有被指定所谓的“师傅”,新人们也要从前辈们的言谈举止、职业态度与工作成果中汲取养分,这些他人的经验以不同的方式传承给新人,并通过个人的思考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职场智慧。那些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那些来自客户的严厉指责,那些前辈们娓娓道来的语重心长,比之能够清晰地在培训课程上讲授的东西更加弥足珍贵,而这些恰恰是不断用心自我提升才能收获的东西。

每每听到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总会有一段辛酸往事,一帆风顺、毫无波澜的职业生涯似乎造就不出光彩夺目的职场明星。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功成名就的他们比之从前不仅仅更加淡定从容,而且更能用心聆听、更能快速作出判断。想必他们的职场都经历过艰苦的用心领悟与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的初期积累阶段,只有养成通过思考获得智慧的习惯,才能更快地成长并有所成就,恐怕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职场上的很多成长并非源自知识的增加,而是来自内心的修炼。浮躁与急功近利常会让人失去用心修炼的耐性,而缺乏智慧的职场表现又很难让人获得机会的垂青与更好的历练。很喜欢黎戈在《私语书》中的句子,此刻更久久萦绕在心头:“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向光,安然,敏感的神经末梢,触着流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很踏实。还有,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就以此作为我们职场智慧精进的共勉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