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依法用权 建设法治政府
安徽安庆市委书记 虞爱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依法“确权”。只有筑牢法治“篱笆”,权力才不会“任性”。全面建立“三个清单”制度,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做到“权力全部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安庆按照权责法定、权责匹配原则,对10大类57家单位的现有权力和责任进行了全面梳理;按照清费减负、让利于民的原则,将涉企收费项目从252项减少到86项,每年为企业减负近亿元。同时,通过公开“晒清单”,揭开“盖子”、打开“箱子”、亮出“里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主动“放权”。权力“瘦身”,廉政才能“强身”。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该放的权力放到位,该提的效能提起来。2013年,安庆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由280项一次性减少到143项,精简率达到48.9%;2014年再次下放58项、冻结26项、取消7项,精简了31.6%。结合流程再造,各部门将行政审批权下放至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促进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一般项目3天办结,工业、房地产项目30个工作日内审批。

科学“授权”。推动权力安全运行,必须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安庆市直机关实行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不直接分管人事、不直接分管财务、不直接分管机关内部工程项目,授权班子其他成员具体分管。这就使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相互制约,“一把手”总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分管负责同志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探索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授权县(市、区)党委、市直单位党组(党委)对县级职位人选进行实名推荐,主要负责人签字署名,“谁推荐、谁负责”。

阳光“用权”。权力“暗箱操作”,容易恣意妄为。安庆紧紧抓住预防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了规委会、土委会、编委会等制度,对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阳光用权。实施干部工作“活力工程”,通过公开比选、竞争上岗、定期交流等方式,扩大选人视野,提升用人公信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录和遴选机制,逢进必考、阳光操作。完善招投标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标前、标中和标后的管理,市本级公共资源进场交易范围由4项扩大到19项,去年节约资金18亿元,增值资金2.94亿元。强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去年仅市本级就核减工程造价1.92亿元,平均核减率16.6%。

防止“特权”。特权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和条件。安庆对市级234家行业协会进行了清理整顿,撤销36家、整合7家、整改53家,159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从协会退出;清理干部违规在企业、社团兼职894人次。对1093家中介组织进行了清理规范,对少数“红顶中介”予以依法处置。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制度,加大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抽查核实力度,全市县级干部报告表审核把关无遗漏、全覆盖。开展领导干部多占住房、违规建房清理,22名干部受到处理。加强对八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去年查处违规问题61起、处理99人,对10起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通报。

严处“弄权”。玩火者必自焚。对那些“为发展怕担风险、谋私利铤而走险”的弄权者,实行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去年安庆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群众信访举报871件,同比上升63.1%;给予党政纪处分780人,同比上升42.6%;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的县级干部8人、科级干部186人;检察机关查处县级干部10人、科级干部21人。

惩戒“弃权”。乱作为是“弄权”,不作为则是“弃权”。权力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担当。安庆坚持开展“部门主要负责人大访谈”,年初讲要干的事,年底讲干成的事,“谁真干事就支持谁、谁干成事就使用谁”;对那些慵懒散、不作为的“弃权”型干部,严格教育、加强惩戒,“谁对群众不负责,就坚决对谁问责”。2014年,针对部分县区发生森林火灾,我们及时查找原因,启动问责程序,对20余名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有力遏制了“为官不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成为干部工作新常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