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校自行车“坟场”谁之惰
杜 铭

近日,一组高校出现“自行车坟场”的照片引发热议。这些无人认领的自行车,大多是因为高校学生在毕业后丢弃所致。这种现象在全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

之所以废弃自行车数量越来越多,是因为学生都是买二手车,毕业时车卖不上价,也没人愿意收,干脆一扔了之。对校方而言,也弄不清哪些车是真正“无主”的,只好到寒暑假时再集中清理,由于日晒雨淋、损毁严重,很多车失去了返修的价值,只能卖废铁。

如今自行车似乎早已退缩为“小众”交通工具。高校管理部门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懒得管。难道如此环保、便捷的绿色出行工具,就该听任其“自生自灭”吗?雾霾当道,何不让废弃自行车多发挥“余热”?

中华民族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现在更应传承这一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即便在生活富裕的欧美国家,人们也越来越崇尚低碳环保、节俭的生活方式,对奢靡之风深恶痛绝,我们又有何理由“未富先奢”呢?

要避免废弃自行车进“坟场”,为绿色出行多作贡献,应通过公益宣传,提高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鼓励学生通过捐助,将其免费转让给贫困家庭的学生或者有需要的学弟学妹。

对于校方而言,也应该转变思路,树立服务意识,化被动为主动。据一份《废弃自行车回收利用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学生愿意将闲置车辆交给学校,也有七成学生支持回收利用。既然如此,何不因势利导,通过学校层面组织一些爱心捐助活动,或及时清理废弃自行车并修旧利废,将其改装成公共自行车,供师生们免费使用。如此一来,既节约了停车场地、杜绝了浪费现象,又提倡了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