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开始,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禁塑令”。这也成为我国施行“限塑令”6年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2007年12月,我国颁布实施“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对厚度达标的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和销售,进行一定限制。
吉林省正式启动的“禁塑令”被视为早前“限塑令”的升级版。按照规定,吉林全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品和餐具,违者将处1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罚款。
有人说,塑料袋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它轻若鸿毛,却又“重”如泰山。因为用起来方便省事,成本又无比低廉,人们虽然知道它污染环境,却又一时难以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所以尽管环保主义者的呼声不绝,政府也颁布了“限塑令”,吉林等地甚至将其升级为“禁塑令”,但人们对塑料袋的依赖“情结”依然难以割舍。
且不说“一禁了之”到底能否奏效,光从“限塑令”实施6年的效果来看,不能不看到习惯力量之“顽固”:超市对塑料袋收费以来,虽然很多人开始注意循环使用塑料购物袋,随意丢弃、浪费现象大为减少,但同时免费“手撕袋”的使用量却大大增加;而农贸市场等难以监管的场所,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依然屡禁不绝。
小小塑料袋如此棘手,折射出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光靠政府“一厢情愿”,任凭行政“铁拳”再刚猛有力,打到轻飘飘的塑料袋上面,也难免有使不上劲的尴尬与无奈。很多关乎环保的“小事”,比如乱扔垃圾、露天烧烤等,就如同塑料袋一样,看似细枝末节,可要管好它却大费周章。归根到底,它是由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决定的,最终是人们的自身素质、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方面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图“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善于集思广益、统筹安排、稳妥推进。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的执政思维和工作方法也需要转变,要少使行政强制的“蛮力”,多用市场化的办法,多使“巧劲”。不能再搞一阵风式的“运动战”,轰轰烈烈走过场,过不多久又“死灰复燃”;而要学会“文火慢炖”、润物细无声,因为既要堵更要疏,要多用疏导的方法化解矛盾。
具体而言,如何既能堵住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源头,又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比如能否综合运用财税政策等经济杠杆,扶持可降解的环保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帮助他们降低成本,鼓励企业研制出可靠耐用、价格让消费者承受得起的替代品。还可以参照国外做法,对自觉抵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为进行奖励,对身边绿色环保的行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全民环保素养。同时在政策措施出台时,应多倾听民意,充分争取全社会的理解支持,汲取民间智慧,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支持坚持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塑料袋虽小,考验的却是政府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进作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执政为民的能力。把一件件小事都管好了,群众才会真心给政府“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