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新消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新消费持续“飞起来”
马志刚

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新消费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仅信息消费规模就可超过3万亿元。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把新消费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对于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些年,我国消费悄然发生变化,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绿色产品和健康、教育、服务等新的消费热点层出不穷,网购等零售新业态大行其道,我国正在步入新消费大有作为的时代。

数字最有说服力。近几年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消费,成了消费增长中名副其实的“大明星”,并显露出可观的成长空间。在过去3年时间里,我国信息消费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规模翻了一番,年均复合增长率近30%。移动智能终端消费增长尤为强劲。据估算,2014年我国智能手机数量达3.6亿部,智能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人口总数。电影娱乐、养老等服务消费也呈现高增长态势。与住房等商品消费持续降温不同,服务业高增长极大地释放了潜在的服务消费需求。2014年全国电影票房高达296亿元,今年可望冲击400亿元,而2002年不到10亿元。目前各地在养老、在线教育、医疗等领域正在降低准入门槛、拆除体制机制障碍,届时服务消费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绿色消费也异军突起,新能源汽车、空气净化器、防雾霾口罩等绿色产品,正在形成一股新兴的消费潮流。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2014年上半年主打“环保牌”的变频空调销售量增长18.7%;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同期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220%。随着免征购置税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落实,新能源汽车势必会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新消费还体现在消费业态的显著变化上。网购是当下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词,这个基于互联网的零售新业态,让流通环节显著减少,价格大幅下降,还符合现代顾客购物追求的“两便性”,即便宜和便利,更能让消费者的个性化、碎片化需求得以满足,使产需精准对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大街上来去匆匆的快递员、去年“双11”创下的571亿元成交额、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的高速增长、大件电器乃至汽车、住房开始向网络“转场”等等,都是有力佐证。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最大的、根本性需求,也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最宝贵的资源。顺应消费变化趋势,千方百计让新消费持续“飞”起来,充分释放新消费的能量,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促转型、惠民生,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一石多鸟”之策。

充分释放新消费的能量,离不开观念的转变。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仅600多元,而且在被调查的6至19岁儿童青少年中,近八成的儿童青少年在校外进行体育锻炼时缺乏指导,只能“自己练”。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在健康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意识还比较弱,需要大力引导。这种引导要针对消费层面,还要拓展到相关的投资和供给上,让市场主体真正认识到新消费中蕴藏的重大“掘金”商机,积极投身其中,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上持续发力,以创新开辟消费新天地。

充分释放新消费的能量,眼下更要紧的是抓紧破除不利于新消费的种种技术和体制机制障碍。比如,高端通讯设备和产品供给能力偏弱,很多人只能大老远跑到国外去购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的任务,特别紧迫。再比如,养老供给不足,“十年乃至三十年等一床”的现象十分普遍,创新机制把养老产业发展起来,养老服务新消费定能上一个大台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