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处处感受到协同创新产生的“核聚变效应”。
超深水钻井平台是一个有着40多层楼高、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庞然大物。这个庞然大物的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极其复杂,涉及钢铁、造船、机械、电子、化工等众多行业;与地球地质、物理、化学、力学等众多学科密切相关。没有协同,要想在短短6年时间内,实现我国深水钻井平台直接从第二代跨越到第六代,是不可想象的。这协同,既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协同,也有政产学研之间的横向协同。
因为有了产业链协同,上至钢铁等原材料供应商、亚星锚链等零部件供应商,下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用户,上百家承包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确保各个部件性能、参数精准到位,各个环节有序衔接、不出纰漏,保证了平台建造的快速进行。
因为有了产学研协同,建造过程中遇到的平衡、定位、安全、结构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一一破解。在中国海油主导下,上海交通大学、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等众多研发机构与中国海油总公司等众多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协力攻关,最终让协作之“花”开出了创新之“果”。
正是在协同创新机制引领下,我国深水半潜平台才成就了伟业,突破了国外核心技术垄断,形成了完整设计链和船型总体布置设计、总体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及强度分析等六大核心能力。
超深水钻井平台是我国开展协同创新取得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事实上,类似的成就还有很多,如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青藏铁路、三峡工程、新一代互联网,等等。这些重大成就无不凝聚着参与者协同创新的智慧和汗水。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不仅需要大型科研人员团队、大型科学仪器,更需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以及多学科的综合思维体系。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实施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协同合作,是激活创新基因、寻找创新突破点的必由之路。
但在实践中,协同创新也存在不少困惑,比如利益如何分配,成果如何共享等,都还存在值得探索的空间。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反而有时会消耗创新的热情、精力和主动性。
实现协同创新,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重大战略中急需突破的、核心的科技问题,形成明确的目标和需求牵引机制,才能集聚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的创新力量和资源,抢占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实现协同创新,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气魄和大境界。倘非如此,一切皆以本人、本学科、本单位为中心,局限于狭隘的学科、单位发展需要,斤斤计较个体和小团体的得失,不可能实现协同创新。
实现协同创新,还要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促进创新主体从个体、封闭方式向协同、开放的方向转变,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惟其如此,协同方能真正凝心聚力,更好更快地结出创新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