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4年的投资逻辑是寻找推进速度最快的“先锋”,那么展望2015年,新能源投资一定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我们要寻找电站项目可以高质量兑现、未来可以持续扩张的“领袖”。
2014年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新能源行业的公共事业化,代表是新能源板块从设备制造转向电站运营,从而使得板块逻辑彻底颠覆;二是电网投资放缓、电力反腐、电力改革的背景下,电力设备企业在困境中转型,或是拥抱新行业,或是直接投身这场革命。2015年,这两大变化预计都会持续并深化。
在行业变革的初期,有魄力和执行力跨出第一步的先锋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但随着变革的深化,比如资本的大规模介入或政策文件的落地,策略方向正确、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才能胜出,另一方面曾经风光一时的变革先锋却有可能因为“前期”的冒进而面临风险。
电力设备行业的变化是革命性的,电改方案虽然没有最终落定,但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电网输、配、售一体的行业格局可能被打破,赚取上网电价和售电电价价差的盈利模式可能被重构,新增配网业务可能向民资放开,主辅分离可能进一步深化。在这一背景下,电网未来的市场垄断力被削弱,投资扩张电网的意愿,尤其是建设配网的意愿有所下降。
从投资角度看,除了可以把握电网投资结构上的持续性机会(比如特高压)以外,更重要的是关注电力设备企业在困境中发生的变化。一方面是谋求跨界转型,2014年我们看到了行业内传统的电表企业全部转型,配网企业也已经表露出外延跨界发展的意愿,这批“先锋”部队已经在2014年的资本市场享受了较高的溢价;另一方面是参与到电改革命中的机会,比如设备制造商参与用电服务、争取售电牌照,去做一部分之前地方供电局的工作,一些有渠道、有背景的设备公司会成为变革中的“先锋”。
变化孕育机会。未来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必须要顺应行业变化的演进,才能够抓住变革中的“领袖”,从而分享国家能源革命和电力改革释放的红利。
展望2015年,不管是跨界转型还是参与电改,在政策落地以后,都要看商业模式的落地能力和盈利能力,市场的关注点将从概念向实实在在的盈利模式转移,届时电改背景下的领军企业将会受到市场的认可。一方面拥有项目经验的民营企业不断兑现规划,推动金融创新,有机会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推动新能源资产证券化,成立项目资源、项目进度、融资节奏都可以自己把控的地方能源上市平台,也可能成为区域性的新能源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