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地“暖”冬结束迎雨雪
中东部农业生产有喜有忧
本报记者 杜 芳

1月5日开始至今,一股强冷空气悄然来袭,打破了连日来的暖冬天气,开启我国中东部地区“起风”“吹雪”模式。局部地区气温骤降10℃至14℃,青海、甘肃、四川、吉林等地都有2至9毫米降雪。

据中国气象局预报,受南支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云南、贵州中西部地区将出现明显降温天气,预计8日夜间到10日,云南、贵州、广西北部等地将有明显降雨,其中,局地有暴雨乃至大雪。

如何应对冷暖空气交汇带来的气温骤变?专家表示,强冷空气袭击前后的2至3天内,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骤然下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这个时候最需要及时添衣保暖,防止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

冷空气除了给人们生活增添了一丝烦恼,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介绍,寒潮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当温度降到0℃左右时,就会明显受害。河北省固安县是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入冬后,这里的菜农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变化,最怕遇降雪造成塌棚或者冻棚。

固安县蔬菜管理局副局长张维建告诉记者,面对冷空气,有几种方法可以防灾减灾。由于冷空气来时风力较大,棚架设施应注意加固,防止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做好温湿调控。油菜及低洼地段的柑橘园等应注意清沟排渍,防积水结冰加重冻害,叶菜类蔬菜可用稻草覆盖,减轻冰冻危害。

但并不是所有的农业生产都不欢迎冷空气光临。北方春小麦、豆类和油料作物属耐寒作物,可以承受-7℃至-10℃的低温。而这次冷空气将带来的西北、黄淮的降雪以及西南地区的降雨,对农民而言是一件好事,改善农田土壤墒情,增加农业蓄水,小麦获得了充分滋养,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