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国际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国:官民参与 提高意识
本报驻巴黎记者 陈 博

在法国,志愿者、民间组织等群众力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处突救险力量,法国政府在确立自身保障正常社会秩序主导地位的同时,还积极引导民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有效扭转了大众在突发公共危机中“政府出手,群众待救”的惯性思维定势。

首先,法国2004年通过的《国民安全现代化法律》明确规定,“法国公民是公共安全的第一参与者”,法国政府与民间双轨制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模式由此可见一斑。在国家立法的强力支持下,位于法国第戎市的“国民安全防护联盟总部”已经成为法国第一大民间救助机构,迄今已有超过30000名志愿者在此接受过公共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处置技能培训。此外,《国民安全现代化法律》对社会各类生产经营对象详细划分了义务和责任,电力、邮政、运输等部门必须在紧急状态下保障民众正常生活需要。这些义务和责任均被写进了攸关方的运营合同中,切实做到了“有法可依”。

其次,未雨绸缪,注重预防能够有效降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公众的伤害程度。法国政府十分重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通过设立“国民安全日”等形式,使得全社会能够广泛参与,旨在提高全民避险、救险的能力。在“国民安全日”这一天,各种公共媒体会向民众告知日常生活安全隐患,普通公民如何参与救助活动等公益信息。同时,政府亦会公开向应急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等授奖,这无形中便在社会层面树立起了公共危机服务的荣辱观。此外,提高公共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法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内容中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必须接受一定时长的安全意识与技能课程。这样的硬性规定既有效保护了青少年的成长,同时也有效地向全社会散发了“安全第一”的种子。

最后,除了向公众科普公共应急事件的知识外,使民间力量“专业化”也是有效降低公共意外风险和损失的有效措施。同许多国家一样,在法国,消防员也是处置社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主力军。但有别于大多数国家的是,法国超过20万名的注册消防队员中,志愿者人数所占比例超过了80%。法国每天有近千名志愿者正在不间断地接受着严格的消防培训。1995年在巴黎曾发生举世震惊的圣米歇尔地铁爆炸案。由于事发地点靠近巴黎圣母院,游人流量大,商铺密度高,营救善后的工作难度大。但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民间志愿者有效配合了政府的善后工作,圣米歇尔地铁站附近的咖啡店被高效率地改造成了临时救护所,巴黎圣母院前开阔的广场在民众的配合下,迅速成为符合急救直升机起降条件的临时机场。虽然这是一起骇人悲剧,但法国民众在公共危机中体现出来的训练有素正是法国政府一贯重视民间力量“专业化”的体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