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澈的江水从丹江口水库河南淅川县陶岔渠首出发,蜿蜒自流1200多公里后最终抵达北京——
南水畅流进京来
本报记者 张 雪
(南水北调办供图)

12月27日,千里之外的丹江水历时半个月,跨过淮河、穿过黄河,顺利抵达北京。

半个月前,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计划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可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有效缓解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南水北调,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产生的巨大效益一点点显现。

为解北方渴 修建生命线

“来了,来了”,当清冽的长江水欢涌入北京团结湖时,首都市民的心情如同这涌动的一湖清水,难以平静,终于喝上了长江水,多少年的期盼在这一刻得以实现。

身处黄淮海流域的人们都知道,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一地区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面临饮水困难,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一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难以投资落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燃眉之急,不得不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及生态用水,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难题该如何破解?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南向北,修建一条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生命线!

严峻的现实,让南水北调工程在进入新世纪后加快了由梦想变成现实的脚步。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宣告开工。

按照规划,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建起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其中,刚刚通水的中线工程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主要面向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可使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

已经先期通水的东线一期工程从长江下游抽水,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的21个地级市和71个县市区。与原有江水北调相比,年净增供水量38亿立方米,给沿线城市及工业增加供水量22.3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面积增加3025万亩。

据测算,东线、中线一期工程能让1.1亿人直接受益,每年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同时还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挑战胜以往

创新寻突破

南水北调工程创下了多项纪录:它是目前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受益人口最多、受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2899公里,包含单位工程2700余个。从开工建设至今,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建设工人忙碌在施工一线。据测算,工程在建设期间,每年可拉动全国经济增长0.2至0.3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就业人口50万至60万人。

不仅规模庞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挑战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设中不曾遇到的。工程有通常的水库、渠道、水闸,还有大流量泵站,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洞,超大渡槽、暗涵等,涉及的许多软科学与硬技术都是世界级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江水一路北上,到达郑州以西李村附近时,便会与黄河相遇。这意味着江水要顺利抵达目的地,必须先从黄河南岸到达北岸,江水该怎样穿过黄河?

穿黄工程被称为中线“咽喉”,挑战的难题前所未有。水利专家不断从技术上寻求突破,终于为它们创造出神奇的十字形立体交叉——通过两条长4250米的穿黄隧洞,让江水从黄河底部穿越。

要在黄河河床下二三十米的地方挖出两条内径7米的隧洞,谈何容易!施工过程中一旦渗水、坍塌,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再难也要将瓶颈打通。南水北调工程的设计建设者最终决定采用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

施工人员借助盾构机刀盘上140多把刀片的旋转,将施工面的泥土一点点刮出,5年的时间,这一伟大的穿越才最终完成!

在南阳段,南水北调遇到的是世界公认的“工程癌症”——膨胀土。“这种土遇水膨胀、稀黏,无水则收缩、干散,在上面根本没法修渠。”膨胀土试验段项目经理朱建军说。

头三年,他们挖了13个大坑,一直和这种土较劲,尝试不同方式填土、泡水、提取数据。他说,中线有400多公里是膨胀土,如果试验不成功,就只能挖土来筑堤。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技人员终于找到对付膨胀土的方法:在膨胀土中掺入3%到5%的水泥,改造后的混合土既牢固又经济。

面对困难与挑战,工程的设计建设者们用一次次创新实践将其攻破。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共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成果63项,申请国内专利成果110项。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也为其他重大工程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成败在水质

护水齐行动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如果让污水北上,就丧失了跨流域调水的意义。为此,南水北调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为确保中线源头水质,国务院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两个五年规划,累计安排190亿元,将水源区43个县全部纳入规划,使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

同时,国务院六部门建立起协调机制,将源头水质列入地方考核。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将水源区各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累计下达资金147亿元,开创了重点地区生态补偿的先河。

位于水源区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积极行动,坚决关停污染企业,保护水源。湖北丹江口市,地处核心水源区,关停“五小”企业100多家,关闭污染源120处,砍掉有污染的大小项目120多个。河南淅川县,渠首所在地,10年关停污染企业350家,否决大型项目40多个,取缔4万余箱网箱养殖。

不仅是源头,沿线各地严格环保先行。河南省在总干渠两侧建有3000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仅2013年,全省就有200多家企业被拒之门外。

治污工作在东线同样不易。“上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是前几年流行在东线工程途径的南四湖流域的民间歌谣,形象描述了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前的景象。

不能让污水进入调水干线。在东线,江苏、山东两省通过各种途径关停并转污染企业,取消排放特权,创新治污思路,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给污水找“出路”,调水沿线实现了一个县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

十年攻坚,歌谣里说的南四湖重现了昔日的生机和活力。根据监测,东线自2012年11月以来,36个控制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中线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已经连续6年稳定保持在II类水平。

南水北调工程探索出了流域治污的新路子。治污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企业污水排放标准提高,没有“卡”死企业,而是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慢慢由重变轻,层次由低变高,实现了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环境变好的目标,为其他流域污染治理树立了标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