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汪清水绕新城
本报记者 杜 芳

江苏徐州潘安湖风景如画:2000亩湿地、4000亩湖面碧波荡漾,规模初具;9座岛屿星罗棋布,如珍珠般镶嵌其中。

眼前的美丽景色,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污水横流、污泥满淤、杂草丛生的煤矿塌陷地。“丰富的煤炭资源成就了地区经济发展,可是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多年的开采毁坏了青山,流失了碧水,塌陷的湿地成了一道道‘地球伤疤’。”贾汪区水利局副局长李保平说。

与徐州一样,以往许多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保护。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和消耗深层地下水,一些工厂冒着黑水的排污口直接对准河道,还有更多的地区湖泊已经成为死水,鱼虾绝迹,禽鸟罕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新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必须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去解决目前面临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陈明说。

为了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城市,启动了10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可喜的是,这105个试点都已经得到批复,目前正在陆续建设。

徐州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为了恢复水生态,徐州市制订了“水更清”行动计划,加快采煤塌陷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将潘安湖地区建成集湖泊、湿地、乡村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公园,形成了“九河绕城、七湖润彭”的新格局,城市水生态环境实现了“由灰变绿”的转变。

如今,全国各地水生态文明建设开始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紧迫、最关注的水问题。如无锡、广州等城市针对困扰多年的水环境问题,大力实施调水引流、河涌治理,综合运用截污导流、生态净化、污水深度处理、河湖连通等措施提高水动力和水环境容量,全力消除黑臭水体。

一些城市则以水系为脉络,构建系统完整、空间均衡的现代城市生态格局。哈尔滨市遵循“以松花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的理念,构建“一江两岸,一主两翼、南北双廊、多点共生”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格局。苏州以“山-河-湖-城”为纽带,通过湿地恢复和保护、河道自然形态保护、自然护坡和生态护坡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系统构建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

水利部表示,经过试点探索,不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初步显现。下阶段将不断完善水生态文明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支持,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普惠民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