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灾难面前冲上去
——追记共青团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袁雅逊
本报记者 钟华林

11月26日,共青团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袁雅逊与团省委、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抗震救灾工作组一行,乘车前往四川省道孚县配送救灾物资,援建抗震希望学校。16时许,在从道孚县八美镇通往震中康定县塔公乡的一个公路弯道,由于道路结冰,发生车祸,袁雅逊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3岁。

11月22日,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正在外地休假的袁雅逊当即结束休假,连夜从南京赶回康定参与抗震救灾。因已有一名副书记带队到塔公乡一线,单位让他在后方留守。他着急地与团州委书记洛绒拉珍“红了脸”:“玉树地震我到过现场,我有经验,请求去震中一线!”没能说服洛绒拉珍,袁雅逊服从了组织安排,在后方负责后勤保障、物资募集、平台外宣等工作。

11月23日、24日,袁雅逊连夜召集干部,加班加点对接物资募集,安排采写稿件,给前线志愿者鼓劲加油;25日、26日,袁雅逊与团省委、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抗震救灾工作组一道,奔波于康定县塔公乡群团社会服务工作站、塔公乡中心校、新都桥小学、木雅祖庆小学和营官希望小学,前往道孚县配送救灾物资、查看待援建抗震希望学校……

袁雅逊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早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袁雅逊就以一名志愿者和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指挥长的身份加入四川第一支应急志愿服务队。在长达半个月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他克服缺水、缺电、缺氧、高寒等困难,建立了灾区第一个“青年志愿服务站”和“四川医疗服务点”。因任务重,长时间体力透支,加之玉树恶劣天气,他肺部感染,医生建议其返回治疗,然而他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输氧、输液后,又投入到工作中。

在玉树期间,他和队友为灾区群众提供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安置等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协调青海团省委在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发布寻亲信息、短信108条,帮助24名受灾群众找到了亲人。他带领的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80后”干部,他长期在共青团系统工作,时刻把青年的成长放在心上。他带领团干部和志愿者们在全省成立了第一支“帐篷新生活”志愿服务队,并组织3000余名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开展帐篷发放、环境整治、配套宣讲等结对服务和流动服务。作为团州委分管“结对认亲”活动的副书记,他提议通过“单位集体出一点、干部职工捐一点、整合资源找一点”的方式,建立团州委结对认亲首批爱心帮扶金,为生活困难的结对“亲戚”募集爱心帮扶基金21200元,专项用于解决25户结对户生活、就医及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年轻干部在灾难面前,冲上去才是本色。”袁雅逊用热血和生命塑造了一位“80后”共产党员、团干部的光辉形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