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世界的”安踏
——记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本报记者 苏 琳

做品牌有3个阶段,先做知名度,用某种方式让别人认识你;再做美誉度,让别人喜欢你;最后是忠诚度,让消费者信赖你,依赖你。做知名度很容易,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很难,需要坚持

这是一个星期一。与往常一样,早晨7点来钟,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就开始了忙乎:开会、接待客户、与员工交流信息、走访网点、分析行业数据……,直到晚上7点钟,在安踏营运中心,丁世忠才抽出时间向《经济日报》记者聊起安踏的品牌发展之路。

“做品牌很难,现在就更难了。”与记者交流时,丁世忠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丁世忠告诉记者,鞋服企业做品牌,就不得不打通整个产业链条,也就是要自己办工厂,自己开店,自己做品牌推广,自己做商品设计、店铺陈列、终端销售。“这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做到的,而安踏做到了。”

17岁那年,丁世忠带着向父亲借的1万元和600双鞋到北京推销。1994年,他揣着赚到的20万元回晋江,加入岳父丁思忍创办的安踏公司。2011年,安踏销售额近百亿元,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头羊。然而,经历两个“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体育用品企业进入行业整体的调整期——店铺削减,库存积压,品牌推介费用水涨船高,行业利润不断缩水。

面对现状,丁世忠十分坦然,“鞋服、体育用品产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它们与民生息息相关,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是朝阳产业。问题的关键是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在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2009年11月,安踏建立的运动科学实验室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该实验室融合了运动生物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工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涉及远超国家标准的减震、弯折、止滑等硬性指标测试,还提供了精确到0.1毫米的个人专业定制,包括NBA球星斯科拉、加内特、隆多、帕森斯在内的多名运动员装备数据,也是出自该实验室。

近10年来,安踏研发了4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这些技术贡献的直接效益已经产生:弹力胶、柔软柱、能量环、呼吸网等科技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逐渐成为安踏重要的利润来源,先进的科技也频频应用在对品质要求更为细腻的儿童产品上。

在安踏营运中心,还有一个斥资数亿元打造的数据系统中心,其运算能力可以媲美一个城市移动通讯公司。“它就是我们的大脑。”丁世忠介绍说,遍布各地的专卖店,每卖出一件产品,相关信息立即就会传回数据中心。如果说产品科技创新针对的是消费者的基础功能需求,那么,这样一个强大的终端数据库则让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成为现实。

凭借科技的有力支撑,安踏打破了“洋品牌”垄断专业运动装备的魔咒。

被称为“体育之父”的体操,是奥运会、亚运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对服装的要求较高。今年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签约后,安踏将为中心下属的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等运动队提供专业比赛服和训练服,并将积极参与“体操进校园”、“快乐体操”等系列活动,培育体操后备力量。

“做品牌有3个阶段,先做知名度,用某种方式让别人认识你;再做美誉度,让别人喜欢你;最后是忠诚度,让消费者信赖你,依赖你。”丁世忠对《经济日报》记者说,“做知名度很容易,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就很难,这需要坚持,很多人就输在这一点上。”

在终端,安踏始终对行业品牌在性价比上全面超越。“我要让超过100万人穿着我的球鞋去打篮球,让更多的人真正买得起,做真正的‘国民球鞋’。”丁世忠说。

今年上半年,安踏在逆势中顽强成长: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2.4%,股东应占溢利8.03亿元,同比增长28.3%,其营业额、股东应占溢利等关键营业数据均远超市场预期,成为体育用品行业首个营收转正的本土企业。

稳定了市场地位,丁世忠还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把安踏做成世界品牌,让中国的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舞台。“安踏虽然诞生在晋江,但安踏的视野不能局限在晋江,不能局限在福建。安踏应该是一个全国的品牌,一个世界的品牌!”丁世忠信心满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