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在匆匆的节奏之外
本报记者 张 忱

在娱乐搞笑、碎片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依然坚持出版动辄几万字的非虚构作品;在纸质书消亡论流行的日子里,他依然坚持着传统的出版方式;在小众、人文社科产品依然难寻商业路径的时代,他走过了近9年时光,还“活得挺好”;在创业者梦想站在风口飞到天上的语境中,他依然拒绝资本的进入。这就是做“读库”的老六,他的出版理想是这样照进现实的。

慢慢来

书这个东西,今天卖得少点就少点;只要书做得好,读者慢慢就会找到你

谈到时髦的互联网与创业,人们最容易联想到“速度”,用户增速、活跃度提升速度、销量增速、引入风投的速度、业务扩张速度、上市的速度……而这种对速度的推崇,实际是时代的投射。举目四望,到处是匆匆的节奏:脚步匆匆、社交匆匆、阅读匆匆、更新匆匆、资本匆匆……在匆匆的节奏里,很多创业者唯恐一慢下来,就会被用户、资本、机会、乃至时代抛弃。

依靠互联网为主销渠道的小型出版机构“读库”,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主力产品《读库》丛书两月一本,自2006年创立以来从未改变,其他的产品加起来不过几十种,“读库”微信、微博和豆瓣小组的更新,也保持了一种“有话才说”的节奏。

这不属于出版业的“高调”打法。各种图书畅销榜上,各种热门的作家和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出版业的财富故事也多与此有关,一旦发现畅销作品和作家,各路机构往往不惜出重金争抢,在一番大卖之后,赚得盆满钵满。

与其说这是赚畅销的钱,不如说是赚“快销”的钱。有很多长期畅销的经典,原本销路并不好,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刚出版时市场反应平淡,后来却声名鹊起,一直“长销”不衰。但在如今的实体书店中,一般新书的销售周期只有1到3个月,如果短期销量不佳,只能遭遇“腾架换书”的命运。所以,出版商更倾向于生产《大白鲨》一类的“新鲜”产品,获得“快销”佳绩。至于多年后这书是会被读者遗忘,还是获得诺贝尔奖,就没有人在乎了。

这种只争朝夕的打法甚至有点像电影,电影最重要的销售在第一周,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宣传。曾参演电影《神探亨特张》的老六(原名张立宪)说,书这个东西,今天卖得少点就少点;我们网店销售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只要书做得好,读者慢慢就会找到你。如今,“读库”出版过的每一种图书产品,都还在销售。

慢慢地销售,慢慢让读者找到,也能积累出相当不错的成绩。“读库”2012年出版的诗集《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作者是并不出名的年轻诗人海桑——至今已经卖出了12000多册。在一个不读诗的时代,这是一个几乎不能再好的数据。

老六对自己所有的产品都很满意。他说,我们有卖十几万套的《传家》,也有卖几千本的《青衣张火丁》,对于我来说,都是自己的孩子,我都充满感情去做。

在追求快销的浮躁氛围里,互联网与快递业共同营造出一种销售渠道,给了小型出版机构偏居一隅、慢慢发展的商业可能。在互联网环境中,小量的用户可以更加低的成本聚合在一起,他们共同需要的产品即使短时内销量不大,也能依赖电商渠道存活下来,而且可能会活得越来越好。“读库”的主力产品——《读库》丛书的销量也从最初的每期1万册,发展至如今的每期5万册。

老六说,“像现在一个作家红了,再去做他们的书,当然是畅销,但是争夺书稿的路也很拥挤。假如一本书是需要用很多钱堆出来的,我们尽量不去做,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有的是耐心和时间,应该扬长避短。”

慢慢读

乔布斯常说,客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每期《读库》丛书,收录的大都是三五万字的非虚构作品,最短的文章也有近万字。

如果只看到不断下降的阅读率数字,只注意到人们被火热的微信微博、网络小说、娱乐八卦所包围,你会疑惑,还会有人看这种发报刊太长、出书又太短的写实文章么?

这类长篇文章动辄需要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读来也往往与读者过去依靠其他媒体建立的阅读期待相悖。2013年在《读库》刊发的《下乡养儿》,写的是为了照顾恐惧上学的孩子,一对父母换了工作带孩子到农村租房,却发现孩子需要的其实不是照顾,而是经历丰富复杂的自然与人生。在一番磕磕碰碰之后,眼看孩子的恐惧渐消,正当读者期待他们回到“正常”的城市生活时,这家人却做了相反的选择。老六说,这个稿子最大的好处是诚实,作者诚实地展示了有各种问题的人与生活,包括她自己,进而向人们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当长篇的文字集中于一个小人物的现实生活,或是小人物在一段历史中的遭际,各种人、事、物就会巨细靡遗般展示出来。而丰盈的细节能让文章充满画面感,写出人物在去身份化之后的真实,描摹人生的困境和历史的复杂。

屡与诺奖擦肩的村上春树也曾在日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后专门采写长篇纪实作品《地下铁事件》,他在解释写作动机时说,他无非是想知道那些隐藏更深的故事:“那时在地铁车厢中的人,在那里看见了什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感觉和思考了什么?”从另一面看,三五万字的篇幅更容易写透一个主题,还不显太拖沓。这使《读库》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独特之处。

《读库》还会将一些更不讨巧的内容,比如介绍古罗马建筑的文章,排出九十多页放头条。

老六说,我觉得现在的读者就应该逼着自己读一些读不下去、不感兴趣或者读不懂的东西。这种不迎合的态度容易让人联想起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一个著名观点就是“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还经常引用亨利·福特的话作为旁证:如果我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想要一匹快马。如果你只听从客户告诉你的需求,你可能永远也制造不出汽车。

老六说,大家习惯了某一层面的阅读,再深入下去的太少。但真的深入下去,会发现那些内容是很好看的,而且是实打实、干巴巴的好看。

发现这种好看可能需要时间和阅历。《读库》的一位读者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其实之前我是不喜欢《读库》的,我觉得《读库》的文章太老实,就是小人物太多。我在六七年前的时候更喜欢华丽辞藻,喜欢绵里藏针。但是而立之年后,我觉得小人物更生动、更丰富,又回过头来关注这样的文章和作品。

如今《读库》稳定的销量和用户黏性,应该能印证这种好看与阅读需求确实存在。

慢慢做

我发现所有做得烂的东西,都跟倒计时有关

受制于图书市场普遍较低的定价(一般只相当于海外版图书的三分之一),以及必须预留给发行商的折扣,出版商为了保住微薄的利润,往往在制作上能省则省,甚至会偷工减料,这是造成很多书卖相不佳的重要原因。

老六说,现在大部分书的物理成本不会超过定价的20%。而我们大部分的产品都依靠自己的网店直销,就可以把原来预留给经销商的利润释放给更好的用纸和印工。所以,我们的产品物理成本占比更高,可以达到定价的25%至30%。像这本刚出的《我的一生》定价56元,成本就接近20元。现在读者们可以很容易买到外版书,对一本书应有的样子也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果说我们的书在品相上更接近这一标准,并不是因为我们更懂行,而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渠道。

好看的内容,再加上考究、精致的装帧,用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来说,读库的产品说得上性感。而在老六看来,性感的含义,是“满心欢喜”。

这种让读者“满心欢喜”的性感来自读库独特的“慢”。近9年的时间里,读库一直在慢慢寻找合适的版权,慢慢营造自己的渠道,慢慢打磨产品,慢慢聚合志同道合的读者与作者。

有人抱怨说他的速度可以更快一点,老六并不以为然。他说,我发现所有做得烂的东西,都跟倒计时有关。我们大家还能活几十年,这几十年之间就慢慢做,何必差一两天、一两个月呢?一本书有它的生命,需要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流动,等待被选择。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好好打磨,如果觉得不够,就继续打磨,觉得够了,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几乎出于同样的思路,老六一直拒绝外部资本进入。他说,出版这个行业需要的资金量不大,很少会因为缺钱做不成事。最多也就是需要几十万,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找朋友借点、最多把房子押出去就行了。

比钱更重要的是耐心,像《我的一生》这本书的版权,读库的团队就找了两三年,甚至还曾通过驻以色列大使馆联系过作者的家人,在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偶然之后,这本书的读库版本才最终成形。老六说,做得越久,越知道很多事做了未必能成,心态也就更平淡,敬畏感反而会更多,觉得这是老天爷恩赐给你的机会,来为这本书服务。“其实商业也没有那么复杂,把自己的东西做深入、做到位了,有一个自己的平台,让用户方便地得到你的产品,就够了。”

关于未来,老六认为纸质书未必会消亡,只是品质会更高,更加精品化,更像书应该有的样子。而对于用户基础已经很好的《读库》,他也没有扩张规模的计划,他说,考虑到读者的承受能力,我们现在的规模还是适度的。像《读库》刊登的非虚构、个人史之类的文章,不可能占据一个读者所有的阅读时间,否则他肯定是“偏食”、“营养不良”的。而且,如果出得太多,读者“追”起来负担就重了。“在信息泛滥、过剩的时代,读者能给那么一点时间已很给面子了,就别得寸进尺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