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持续大幅度下跌将对美国“再工业化”努力产生影响,部分前两年迁回美国的产业和订单可能外流。因为部分产业之所以回迁美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对能源成本和运输成本的考虑
与年初某些机构对石油需求及价格的乐观预期相反,近期油价大跌已成现实,且市场预期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这种趋势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2013年,在实际供需关系相对宽松情况下,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宽幅震荡。由于市场投机者炒作地缘政治风险,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现货年均价为98.02美元/桶,反而同比上升3.8美元/桶。在今年7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关键更新》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英国布伦特、迪拜法塔赫和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的简单平均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则2013年以美元计价的平均石油价格为每桶104.07美元,根据期货市场假定的2014年价格为每桶104.14美元,仍然微增。
在现实市场中,仅10月14日一天时间,纽约商品交易所2014年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就下跌了3.90美元,跌幅为4.55%,为2012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收于每桶81.84美元,为2012年6月以来最低收盘价;2014年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85美元,跌幅为4.33%,创2011年以来最大日跌幅,收于每桶85.04美元。6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已累计下跌逾26%。
从需求走势和主要生产者生产策略来看,油价还将继续大幅度下行。因为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减少,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望增加,而沙特、伊朗等名列前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不愿意减产,情愿忍受价格下跌也要保持市场份额。根据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的预测数据,该组织将2014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量预估下调了20万桶至70万桶,2015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量下调了30万桶至110万桶,未来还可能进一步削减预期数据。美国能源资料协会同日预计,11月美国主要页岩油油田日产量将比上月增加约10.6万桶。在这种情况下,沙特、伊朗这两个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表示不愿意减产,宁愿接受更低一点的价格,市场行情下行也就成了必然。考虑到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都已经控制了世界级产油区,伊斯兰国武装也控制了一定的石油产量,他们削价竞销以尽快取得石油收入的动机非常强烈,“油气增产—价格下跌”的螺旋已经形成,石油供求关系进一步放松、油价进一步下行已经不可避免,石油与其他大宗商品一道步入可能持续5至10年的熊市。
油价是国际市场关键行情指标之一,其变动将对国际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油价持续大幅度下跌将对美国“再工业化”努力产生影响,部分前两年迁回美国的产业和订单可能外流。因为部分产业之所以回迁美国,重要原因是油价高涨导致国际运输成本高昂,且美国能源价格因“页岩气革命”而十分低廉,一部分制造业回迁美国,可以获得廉价能源优势,并节约高昂的国际运输成本。
从目前的市场走势看,油价腰斩甚至跌到最高峰的三分之一都是可能的。同时,美国逐步放开油气出口,又将消除美国国内外能源价格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回迁美国的廉价能源、节约运费等项利益大大缩小,其不利之处则日益凸显。
当前,中国面临的一大任务就是铸造开放经济竞争新优势。这些优势源于中国人力资源优势、产业配套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效率、宏观经济稳定性,以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给“中国制造”带来的品牌形象改善。面对油价下跌对美国“再工业化”的挫伤影响,我们该怎样把握这个机会?这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