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0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父亲从未远离
—访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烈士遗孤杨吉山
杨开新

黝黑的皮肤、斑白的头发、朴素的衣着,站在记者面前的杨吉山老人敦厚朴实。作为一名烈士的后代,他的神情中也隐约透露出一股军人般的气质。

杨吉山所在的李家口村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下槐镇,距离革命圣地西柏坡只有约10公里。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许多有志青年参加了革命队伍。

年近古稀的杨吉山有点耳背,但一听到别人提起父亲杨明秀烈士的名字,他似乎就听得特别清楚。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家中独子,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在他出生仅5天后就离开家乡光荣参军。没想到,杨明秀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1947年初,晋察冀军区为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冀中和冀晋两区的封锁,发起了保(保定)南战役。在攻打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县城时,杨明秀不幸中弹牺牲。

杨明秀烈士牺牲的噩耗传回村里后,日夜盼着丈夫归来的杨吉山的母亲伤心欲绝,抱着两岁的小吉山整日以泪洗面。因为过度怀念丈夫,她茶饭不思,身体越来越差,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就这样,当时还不到3岁的杨吉山成了一名孤儿,跟着奶奶和叔叔一家生活。

杨吉山说,国家和社会对军烈属特别关心,“当时村里专门给山上放羊的人办了个食堂,伙食稍微好一些,大家就让我也去吃。”杨吉山上学的费用也全部由国家承担,老师也经常用父亲等先烈的事迹激励他成长成才。杨吉山说,国家一直没有忘记烈士遗孤,直到现在还经常来慰问他。

父亲英勇顽强、舍生取义的精神,一直让杨吉山感到骄傲。长大后,杨吉山用辛勤的双手创造新生活,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他都冲在前面。如今,他和老伴儿日子平淡、幸福、快乐。

不过,有件事一直让杨吉山有些遗憾,就是父亲牺牲时自己还不记事,连父亲的样貌都不知道。父母也没有留下照片,只有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好在村里的长辈经常给他讲父亲的故事,还说他跟父亲长得很像,让他稍感宽慰。“几十年了,我经常在梦里见到他,感觉他离自己并不远。”杨吉山说,正是千百万像父亲这样的烈士奋斗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