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门附近矗立着一尊校训石刻,上面镌刻着“自强不息,知行合一”8个大字,这是进入东大的必经之处,也是新生及家长们了解东大的第一窗口。
9月1日上午,东北大学的百名志愿者集聚在学校北门校训石刻旁,学院宣传部负责人正在为同学们讲述东大精神“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故事。这是学校为迎新工作的志愿者们安排的第一堂培训课程。
“知行合一”语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所谓“知行合一”,不只是讲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与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本着这种实践的、辩证的“知”、“行”统一的办学思想,东北大学在建校初期为力戒纸上谈兵,开始创办东北大学工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巩固所学。该工厂既是东大学生研究学术和实地实习的场所,同时也是服务社会的窗口,这在国内大学中是独特的。用现在的视角看,东北大学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其文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28年,身负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他在对学生讲话时说:“我很希望诸君,要坚定了志向,各用自己之所学,全国学者都能如此,则中国自强矣。”对于东北大学这个东北地区的文化旗帜和精神堡垒来说,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来训导学生,不仅能够激励学生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此,“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便成为东大师生薪火相传的信念与理想。
东北大学的历史,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正是这样的历史传统赋予了一代代东大人奋进的意识和责任的担当,也为东大精神注入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说,“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是留给每一位东大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励志务实、勤奋踏实的传统延续至今,不但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