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报刊亭不能随意拆除
◀7月31日,中国电影家协会门前的报刊亭被拆前,顾客穿过拉起的警戒线购买报刊。
孟祥京摄
▶北京朝阳区大望桥西南角报刊亭被拆后,散摊依旧存在。
刘庆天摄

近日,北京市集中整治报刊亭,朝阳区72家报刊亭被拆除。不少市民反映,报刊亭被拆后,买报成了难题。

据了解,北京的报刊亭始建于1997年,报刊亭从样式到经营管理模式均经过统一规划审批。北京市城管局表示,此番整治主要依据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对部分在地铁口、过街天桥等位置违规占道的报刊亭进行清理,腾出挤占的道路空间,被拆的报刊亭均为违章建筑。

笔者认为,管理城市报刊亭不能单纯依靠取缔、拆除来实现。对一座城市而言,报刊亭既是文化标识,也是公共服务的便民窗口。它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难题,也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不管是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指标,报刊亭都不可或缺。

据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统计,北京八成以上的书报杂志零售是通过报刊亭实现的。对许多市民而言,到报刊亭买报刊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报刊亭的拆除,导致许多有看报习惯的市民,需要走好几个街区才能买到报刊,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除了售卖报纸刊物之外,现在的报刊亭还可以实现话费充值、代收水电气费、票务销售、邮品销售、充电打气,有的还安装了LED显示屏,免费发布公众信息。过去功能单一的报刊亭,成了名副其实的便民亭。

诚然,部分报刊亭的确存在影响市容和占道经营的问题,但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加强管理来解决。城市管理者在决定报刊亭去留时,还应充分考虑市民的权益与经营者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市容建设与保护市民权益两者兼顾。对于确实不符合要求的报刊亭,应有规划有步骤进行整治,不能以拆除了事。

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可借鉴参考国外一些城市的做法。如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200多个报刊亭被装饰成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在法国巴黎街道路口,也有统一规划建设的报刊亭,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报刊亭在为市民购买报纸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物。同样,我们可以对市区内报刊亭的样式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使报刊亭成为市容建设的新亮点。

二是整合经营业态,推动报刊亭转型升级。可以采用小型化设计尽量节约空间。在经营业务上整合多种业态,如在报刊亭内设置数字终端供市民缴纳水电煤气及通讯费,还可以提供快递代收、公交卡充值、购票及多种便民服务,让报刊亭的服务更多样。

三是加强对报刊亭经营者的管理。对报刊亭周边环境和设施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制止亭外违规搭建等现象。同时可定期对经营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经营素质,规范其经营行为。

(华北科技学院 刘书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