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参加社会实践这样的事情,国内的机会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舍近求远
本意是到国外参加社会实践,可寻求的结果却是洗碗碟。一则不大不小的报道,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大家都觉得这样实在不值得:既然是洗碗碟,在本国照样可以洗;既然是找实践的机会,国内也多的是;花了极高的代价,却落到如此结局,可谓得不偿失。几乎所有的人,都将眼睛放在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上,却没有看到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更深刻的、值得我们深思并且警惕的东西。
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是良好的,但“社会实践”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一个现实层面上的准确界定。你可以说,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是社会实践,参与到城市卫生的打扫中来也是社会实践;你可以说,照顾孤寡老人是社会实践,在家庭中改变坐享其成的角色而从事家务劳动也是社会实践。这样来看,洗碗碟自然也在社会实践之列,它同样有助于平时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了解社会,提高能力,磨砺意志。因此,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它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并无本质区别——只要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而又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就没必要划个三六九等。
但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确实不值得。原因在于,明明在国内就能达到的目标,我们却非要不远万里到国外去。想来想去,支撑这样做的动机,只能归结为一个:在国外参加社会实践要比在国内参加社会实践有效。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没有摆正发达国家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以前,吸引我们的,是他们高度发达的经济和雄厚的物质基础,越到后来,则是对他们文化的顶礼膜拜和随之而来的对本国文化的怀疑和否定,从而产生了“外国月亮也比中国圆”的极为不合宜的思想。于是,留学大潮甚嚣尘上,不可遏抑,甚至连社会实践也要到国外去了。
很遗憾,我们看到的是许多留学生在国外上当受骗的事情,是他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一无所获的个案,却缺乏站在普遍的层面上的理性分析报告。但就是那一个个的案例,也让我们窥见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我们的许多家庭,许多孩子,花费了高昂的学费,消磨了宝贵的时光,却并没有学到他们想学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镀金的名誉,或得意或落寞地回到了本国。因为,毕竟,不是每一所国外的大学都那么优秀;因为,毕竟你花得起钱和能学到真实的本领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而那一个个的案例同样告诉了我们一个现实:我们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带着极大的盲目性到国外学习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难以做到实地考察。吸引他们的,是媒体华丽的宣传,是中介机构的摇唇鼓舌,是利益驱动下的不负责任的煽动,是长期萦绕在他们心头的国外美丽的幻影,是对本国文化不自信后能拿到国外文凭的虚荣。而等到上了那艘船,看到诸多的不如意,再想下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就成为一件硬着头皮往前冲的事情了。
面对留学国外的诱惑,我们还是理智一些为上。至于像参加社会实践这样的事情,国内的机会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舍近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