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生命之路”
本报特派记者 乔申颖 张 忱

8月9日早6点,虽然只有很少的车,但十几位工作人员已经到达鲁甸县沙坝岔路口交通管制点上,他们分别是本地交警、彝良县交警和部队代表。

沙坝岔路口是鲁甸县城通往龙头山镇和巧家县的咽喉之地,震后交通压力最大。昭通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大队长潘波告诉记者,多亏军地协作和兄弟交警的支援,才守住这个“生命要道”。

3日和4日这两天考验最大。昭通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虎良斌说,“当时在镇上有亲朋好友的,想去救援的都往这里涌,人车都堵在这里。”那时候惟一的念头是,“医生要进去、救援部队要进去”。

道路清通路段越来越多,交警工作面也越来越大。为补充警力,11个县区13个交警大队的警力被动员起来。“2012年我们彝良发生地震时,也是统一调度交警去支援我们。这次我们抽调的都是在上次地震中表现好的骨干,都有经验。”彝良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宗大兴说。

8月6日,龙泉河上的钢架桥通了,灾区急需的物资可以直接从县城运达龙泉村。但钢架桥最大载重只有15吨,大型车辆无法通过,只能在桥前卸货,再用小车运进去。空间有限,几辆大车一停,整个交通就瘫痪了。7日,第14集团军副军长邓志平亲自上街清理违规停放的军车,并与地方协调,在河边开辟了一片新的停车场。从4日开始,军地双方紧密合作,5日起部队还派出专人协助地方交警管理军车。

8日开始,灾区物资供应基本满足,路上车辆大大减少,他们总算有时间稍事休息一下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