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在做好现在评估工作的同时,适时放宽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证监会选择这个时候表示提升外资持股国内基金公司的比例,时机甚好。
首先,提升基金外资持股比例是为资本市场引进资金活水一揽子政策中的一项。今年前几个月,处于结构转型调整期的中国经济明显承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A股市场也相应走出底部震荡态势。如何稳定市场预期、扩大市场投资主体和引入更多资金,成了监管层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近期,着眼于市场引资而推出的一揽子政策就有引入险资和养老资金、推进沪港通、降低QFII和RQFII的投资门槛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QFII在沪深两市总开户数达到723个,RQFII试点区域已扩大至3个国家和3个地区,总额度高达6400亿元。加之目前全球资金处于充裕状态,大量国际资金涌入香港等待沪港通开闸。这个时候宣布提升外资持股比例,可谓是时机大好,趁热打铁。
其次,向外资打开进入国内基金公司大门有利于推动国内基金业发展。这项工作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12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基金业。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3家,其中合资公司48家,内资公司45家。目前,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的合资基金公司有20家,占合资基金公司总数的41.67%。尽管如此,合资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仍然偏小,这意味着合资基金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旦外资持股比例放开,不仅将在数量上提升合资基金公司的家数,而且将推动国内基金业进入更为繁荣和规范的发展时期。
应该说,外资进入基金领域固然出于资本增值的本能冲动,但客观上将带来国际成熟市场的丰富经验,无论是投资理念、技术流程,还是风险控制都可能给国内基金业带来新的启示。而国内基金公司可以借助外资的先进理念,逐步由单一的基金管理公司转变为多层次、全方位的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对中国的投资者,特别是广大百姓的财富管理来说是个利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基金业实现股债双赢,管理资产规模增至3.5万亿元。这意味着外资加大力度进入中国基金业后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QFII、QDII等业务上,可以凭借成熟投资经验丰富基金产品,给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与此同时,由于受益于中央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明显稳中向好,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指数,还是外贸增速、就业情况。经济回暖引得花旗、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全年预期增幅,这直接增强了A股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