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在8亿吨—9亿吨,这是一个巨大的生物产量。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对于缓解农业资源供求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历史悠久。在肥料、燃料缺乏的年代,秸秆被农民视作宝贝。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秸秆资源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传统的秸秆利用量在大幅减少。由于秸秆堆肥植物营养成分含量低且不稳定,不能适应作物高产对肥料的要求,各种化肥取代了传统的堆肥;日常烧火、取暖中的秸秆也被煤、气所取代。秸秆处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许多农户出于方便,采用焚烧方式来处理农田中的秸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而且污染了大气环境。各地采取各种手段禁烧,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为秸秆找到有价值的利用途径。
近年来,秸秆利用出现了新的变化。秸秆不仅用作肥料、饲料,而且拓展到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用途。秸秆造纸、秸秆人造板、秸秆生物柴油、保温材料、制糖、酿酒等产业化利用不断涌现,秸秆已经成为真正的重要资源。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仍然不能令人乐观。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地区秸秆焚烧仍然屡禁不止,而一些地区秸秆已经成为不同利用方式间激烈竞争的资源。同时,综合开发利用又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投资大、效益不稳定等问题。秸秆利用必须加大科学引导和政策扶植。
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秸秆种类和数量各异,社会经济、产业化水平极不平衡,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和资源分配失衡。
二是要坚持农业优先,实现循环利用。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产物,是生物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质量的维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依赖有机物归还。过度的工业利用,将会对生物循环、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过量的归还也不能更多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制定不同区域有机物的还田量标准,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循环利用还田(畜禽粪便、沼渣沼液、菌糠菌渣以及高效有机肥等)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要鼓励“秸秆—畜禽养殖—沼气—高效肥料—种植”等循环利用模式以及秸秆饲料、食用菌、沼气和高效有机肥料产业的发展。
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高效利用。秸秆的工业化利用,是实现秸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秸秆利用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开发生产出市场上需要的产品。要鼓励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秸秆利用的附加值。
四是要加大政策扶植,鼓励企业创新。政府要在政策、投资、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扶持,保障产品创新、企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企业不仅要在产品研发创新,也要在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创新。秸秆资源生产分散,与大型企业相比,分散性连锁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更适合秸秆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