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 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德音雅乐的复活
□ 敖 蓉 李华林

打眼的是钳工出身;定音的是学历史的,会吹笙;描金的是收票的,喜欢画画;雕刻的是学园艺插花种树的,天天去刻别的都干不好……

王玲的职务是天坛神乐署雅乐中心主任,而实际上,她是一个古人。理古曲、捣乐器、办“雅乐”专场音乐会。和我们见面时,她穿着剪裁得体的白底碎花中式旗袍,略显娇小,走路生风,像刚刚描山绘水、抚琴归来。

王玲的办公室坐落在北京天坛公园,室外是错落有致的署院,两重殿宇,三进院落,古槐枝叶扶疏,昔日明清时期每每举行祭天大典时,皇帝的仪仗队会打此经过。“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不起眼的书案上摆一把七弦琴,轸穗垂地。身后的玻璃书橱里有一排排线装书,记载着诸如智化寺京音乐的古代曲谱。墙上挂一幅水墨画,是原故宫博物院已年近90岁的研究员万依老先生的真迹。“琴棋书画是中国人必要的修养。”或许是长年浸淫于雅乐,讲究中正平和,王玲谈吐文雅,音色轻柔,好像生怕稍抬音调就惊扰了不远处显佑殿内静歇数百年的众多器物。

这位历史学出身,在天坛工作了17个年头的现任雅乐乐团团长,已然从当初一名稚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天坛神乐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老领导、天坛公园园长杨晓东的支持和鼓励下,2008年她一手创办了神乐署“中和韶乐”创新工作室,整理古曲30余首,举办“坛乐清音”主题音乐会,曾经消弭百余年的德音雅乐终于在世人面前撩开面纱。2014年,她带领雅乐团21名成员远赴法国演绎四场“天坛神乐之旅——中国宫廷音乐会”,这是中国祭祀礼乐首次走出国门。

从最初神乐署一名普通的讲解员到现在的管理者,王玲见证了被历代尊崇为“华夏正声”的中国雅乐如何一步步从历史深处被拾起。时至今日,她念兹在兹的仍然是复原过程的不易:哪一年招表演队特长生,第一次正式对外展示,历历在目,信手拈来。

放不下

“雅乐”究竟是一种什么音乐?王玲认为:“不能纯粹从欣赏的角度去品味雅乐,宫廷音乐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礼乐文明”。在中国古代,音乐往往被赋予了政治内涵,统治者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所谓“德音雅乐”。

而神乐署凝禧殿的玄关屏风上这样介绍雅乐:据文献记载,三千年以前的周王朝就将有号称六代大乐的宫廷音乐称为雅乐。雅乐源自上古,形成于西周,自先秦至宋元,相延不断,历朝历代用于坛庙祭祀、朝会宴飨。

明洪武年间,雅乐被命名为“中和韶乐”,取义《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认为,人的修养若能达到中和境界,则“万物位焉,万物育焉”。故雅乐不媚俗、不华美,一字一音庄重典雅、平和肃穆。

合礼、乐、歌、舞为一体,用于演奏雅乐的乐器均采用八种不同的材料制成,即金、石、丝、竹、土、木、匏、革,所谓“八音”。文、武舞生手持羽答干戚,八佾起舞,文而不弱,武而不野,中正平和,场面壮观。

自明代之初,雅乐辖归太常寺,演乐在天坛神乐署。而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占据天坛为联军总部和驻兵站,署中人员被驱,乐器遭劫,雅乐从此响绝。

上世纪80年代,天坛公园开始着手研究、整理、发掘中和韶乐。邀请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万依、原海政歌舞团乐手黄海涛等多位清史、音乐专家或翻译古乐谱、或修复古乐器、或设计祭天舞。王玲也投身了这项工作,查找资料、筹备展示、安排演出……2001年,天坛连续三年在南神厨开始恢复性演出。

最初的演出神乐署并没有自己的专业人员,所有的表演者都是外聘的音乐家或者音乐史家,花费不菲,因此每年活动不多,只有在重大时机才展示几场。

2006年,天坛公园中和韶乐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初,一支由神乐署年轻讲解员组成的表演队,开始正式向外奏响中和韶乐。但是,在王玲看来,当时的表演并不能称之为演出,至多只能说是八音乐器的展示:由她来讲解,其余解说人员每人负责一种乐器,试着向游客拨弄出声,就这样演了10分钟,“再多一秒都不行”。

“刚开始都不知道这种音乐是怎么回事,它的每个音每个调都有讲究,哪个乐器是开始、哪个乐器又用于结束、每样乐器怎么摆放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则。”

几年清史资料的不断收集,表演队员的勤学苦练,音乐专家、宫廷舞专家的严苛指导,直至目前,天坛雅乐演出团已录制三十多首古乐曲,有《始平之章》、《嘉平之章》等中和韶乐,有《导迎乐》等清宫廷音乐,也有《卤薄乐》、《丹陛清乐》、《宴飨乐》、《吹打乐》等七大乐制的曲目。舞台上展演的雅乐,从形式到内容,都严格遵循史籍的记载进行编排。

通过重振古代祭祀乐舞,王玲和团员们终于让现代人听到了犹如天籁之音的古代宫廷音乐,欣赏到高贵典雅的祭祀乐舞,实现了对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继承。

舍不得

第一个特长生是什么时候招收的?“2005年8月。”王玲连想都没想。到现在,天坛神乐署雅乐团的成员已经扩充到30多人,平均年龄27岁,王玲习惯称呼他们为“孩子们”。

“孩子们”个个身怀巧技,一人可以独当多面。吹笙的也会唱曲,槌鼓的也能拉胡,而古琴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王玲给乐团所有人安排了古琴课程。“研究古乐是必备的修养”,王玲认为:“只会弹一首两首曲子都没有关系”。

“孩子们”也会坐不住,爱玩,王玲干脆倒腾个小作坊让他们折腾。乐器没地方买,就地做。“年轻人越不会越有兴趣,找老师找资料,下了班不走在那儿弄半天,弄坏了多少根管?没事,买去。”一年多才做出一个胚子,刚刚出音。

从选材、切割、打磨,到上漆、描金、雕刻,都是通过查询历史典籍,严格按照清代规制制作,全靠手工完成所有工序。乐团成员的出身可谓五花八门,王玲介绍:打眼的是钳工出身,原来在肯德基干过;定音的是学历史的,会吹笙;描金的是收票的,喜欢画画;雕刻的是学园艺插花种树的……

2013年,王玲的小作坊用PPR材质成功改制了“箫”、“笛”和已近失传的乐器“篪”。由于北方气候干燥,中和韶乐中要用到的传统竹制乐器笛、排箫等容易开裂,需经常修复。这一创举,史无前例。

深藏于6万余株树木里的神乐署总显得不食人间烟火。整整17年,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成为中华礼乐文化的传承地,王玲的全部努力都在这里,却“每个月挣的工资连饭都吃不起”。她也离开过,王玲中途跳过槽,不久又折身而返,因为“舍不得”,“不为名不为利,就是喜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