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对外援助取得新成就
——商务部对外援助司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赵 超 王 希

国务院新闻办10日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商务部对外援助司负责人11日就白皮书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我国政府为何选择此时发表这部白皮书?

答:2011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系统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情况,回应了长期以来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工作的关切,赢得积极评价。为了让各方更好地了解中国近年来为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积极承担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义务所作出的努力,展示中国对外援助所取得的成就,并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致力于全球减贫和发展事业的态度和决心,在“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提出5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就2010年至2012年的对外援助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介绍。

问:这部白皮书与前一部白皮书的关系是什么?

答:《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约1.2万字,在首部白皮书介绍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国际合作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2010年至2012年中国在稳步发展援外事业、推动受援国民生改善、促进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区域合作机制发展、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展现了中国在农业、教育、医疗、社会公益、人道主义救援、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贸易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对外援助所取得的成效,阐述了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区域合作机制和平台与相关地区国家开展务实合作的成果,展示了我支持多边发展机构的援助工作、开展国际发展援助经验交流与分享的积极姿态。《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是对前一部白皮书的补充和延续,两部白皮书结合起来,较完整地反映了中国对外援助的总体情况。

问:与以往相比,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答: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减贫与发展任务更加艰巨。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目前仍有约八千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国在努力解决本国贫困问题、取得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同时,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的和谐共赢理念,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树立了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当前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守望相助,促进南南合作。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同舟共济的兄弟情谊,以及同呼吸、共命运的真诚伙伴关系。在中国遭遇汶川地震时,巴基斯坦、柬埔寨、赤道几内亚、刚果(布)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份情谊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的南南合作精神。

二是平等相待,坚持正确义利观。中国的对外援助传承“道并行而不悖,物并育而不害”的中华文化思想传统,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权利。中国倡导“以义为利、以义为先”的合作发展理念,重视增强受援国造血机能,支持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是信守承诺,注重民生进步。自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有关联合国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区域性合作机制框架下宣布了一系列援助举措,并不折不扣地逐一落实。民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领域,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国别。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的近50%投入受援国减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民生领域;超过61%的援助资金投向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用于支持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四是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国际间互助是世界文明进步的特征之一,“合则强,孤则弱”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经济全球化加深各国相互依存,中国的发展已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分享发展经验和成果。中国自2005年起给予有外交关系的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2015年将对以上国家97%的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最不发达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对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程度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积极支持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贸易发展。2000-2012年间,中非双边贸易额增长近18倍,双方实现了共同发展。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