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佬对电影的集中关注,让电影圈骤然紧张。
除了为人熟知的资金、渠道优势,互联网企业手中还握有两张王牌:观众已开始习惯通过互联网消费电影,以及互联网企业对用户的了解。前者意味着用户的激增和市场需求的放量,意味着互联网可以率先分享用户观影习惯改变带来的商机;后者意味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观众,从而规避电影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大数据,因为切中了传统电影行业的软肋,而让电影行业羡慕,让互联网行业自信。
依靠大数据拍电影,听起来很美。有了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的确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甚至可以实现按照观众的喜好和习惯量身定做。按照这个思路,据此制作出来的电影,就不必为票房发愁了。
仔细想想,其实不然。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远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电影既要根植于大众的期待,让大众在影片中找到共鸣,又要超越大众的想象,提供给大众新鲜的观感,这样的电影才会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赋予电影独特性的,是情节、表演、特技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仅依靠精准高效的工具或计算是难以实现的。况且,大数据制作方法至今缺少足够的成功案例。即使是被公认的得益于海量用户数据累计和分析的热播美剧《纸牌屋》,也并非纯粹原创,尚需借力翻拍旧作。还是同一家网站,在尝到《纸牌屋》甜头之后推出的另一部自制剧《铁杉树丛》却遭冷遇,被誉为“2013年年度最烂美剧”。
再者,即使是同一个导演、同一个明星、同一类故事,也可能上一部票房大卖,下一部是票房毒药。这就是电影的不确定性,既困扰着全世界的电影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电影的魅力。电影,永远是“这一个”,而不是“这一批”,更难保证“下一批”。
依靠大数据进行的决策,在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方面,的确有成效,但并非化腐朽为神奇的佳片生产机制。也就是说,大数据可能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却不会必然导致优秀影片的出现。如果仅仅从商业角度考虑大数据的应用,仅以票房收入来判定路径的高下,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电影市场。比如说,一部《爸爸去哪儿》,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拍摄时间,区区数百万元投资,就轻松获得了7亿元票房。票房成功有目共睹,但认为《爸爸去哪儿》是一部优秀电影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大众喜欢就广泛复制《爸爸去哪儿》,结果可能会有两种:要么是电影的制作水准滑落到电视娱乐节目的水平,观众必不肯为电影的高票价埋单;要么是山寨影片扎堆,反复攫取主流观影人群的消费意愿,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观众受伤了却步了,市场的冷遇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还是那句话,经济效益只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既不是全部,更不是首要目标。这是电影产业的规律,也是文化产业的特点之一。
目前电影产业的短板,乃多年累积而成,比如产业链不完整、投资收益不佳等。不管以何种目的、何种途径介入电影,都必须解决这些行业难题。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电影产业,当以平等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与互联网融合,共建共享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