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寒门”学子进名校
本报记者 韩秉志
3月29日,在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乡北小厂村,席鑫雨在复习功课。她是河北省遵化市北部山区侯家寨乡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
郑 勇摄
(新华社发)

教育部下发通知,将通过继续扩大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预计今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10%的新增名额如何实现?怎样确保不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子弟上重点大学的总人数在27.8万人左右,增加10%以上,意味着增加约2.8万个指标。

2.8万个指标从何而来?

2012年起,教育部等部委规定“十二五”期间,每年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年度计划总增量中安排1万名左右本科招生计划,面向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实行定向招生。2013年,上述专项计划的覆盖区域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划拨的招生计划数也从1万名增加到3万名。

根据教育部3月24日发出的通知,2014年这一专项计划招生规模增至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高校承担。不仅如此,实施区域也扩展为832个贫困县,包括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0省区。

除了专项计划,贫困地区农村生源上重点大学的其他渠道来自部属高校、自主录取试点高校和地方重点高校。根据通知,部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专门安排不少于学校本科规模2%的名额,主要选拔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各省(区、市)也要因地制宜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本地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

根据通知,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指标,原则上符合当年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报名条件、高中阶段具有上述中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庭在农村的学生均可报考。

对于那些不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新增招生指标会不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两会期间曾强调,增加10%的招生指标要采取单独报名,单独录取,单独落实的方式。国家对贫困县实行定向招生,不能侵占原有考生的利益,当专项计划招生增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保持一个稳定比例。这也是维护特殊人群的教育公平。

在今年两会上,许多政协委员表示,持续的城乡教育机会差距导致了社会经济不平等在代际之间传递,贫困和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子女可能因缺乏教育而继承父辈的社会经济地位,难以获得上升机会。

“教育不同于福利。”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表示,这种教育不平等会进一步扩大和固化原有的城乡不平等,底层弱势群体上升通道被堵住了,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也有一些高校教授提出,进入大学只是第一步,这些通过照顾政策进入一流大学的农家子弟会不会有学习压力,他们毕业就业会不会出现新困难,这些后续问题也应考虑其中。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靠政策提高农村学生录取比例并非治本良策,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改善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