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问题尚未根治,“垃圾围村”现象又呼啸而来。
连日来,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解决垃圾围村现象,财政有支持,农民有愿望,但基层仍有困难。多位基层干部均表示,投入机制是制约垃圾处理的关键所在。
从短期来看,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的确能够极大地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的开展。然而,相比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及随之剧增的垃圾“产量”,治理负担于财政而言显然是个无底洞。既然如此,何不换个思路,尝试走走产业化路子呢?
从长远来看,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自身的功能定位,从垃圾处理的执行者变为垃圾处理的监督者。其次,要转变垃圾处理的运营模式,由政府埋单的事业运营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吸引多种投资、污染者付费、处理者盈利的企业运营模式。
从这个角度讲,善用财政杠杆,撬动社会力量,引入市场竞争,寻找一条农村垃圾处理的产业化路径,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