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人,苦恼又遗憾的是,当年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导演,都去哪儿了呢?
每年年后不久,爱电影的孩子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今年的奥斯卡谁谁被提名了,奖项可能花落谁家。如今又是网络时代,世界是一体同步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除了最后的那场颁奖晚会和小金人的去处,整个过程也都事无巨细、新鲜及时送到家门口:哪家影片可能最终夺冠,哪个名嘴可能为今年的主持,甚至明星的华衣锦服,都能在娱乐新闻里津津乐道,更不用提最后的晚会,通过网络直播,马上可以看到最后的结果。奥斯卡,似乎离我们很近。
想起在大学那会儿,沾着艺术院校的名义,每年也会扎堆议论奥斯卡的事,其颁奖过程各种信息自然是不知道的,大家讨论的也就是最后结果如何,然后想方设法的找获奖影片来看,最后看到的很可能是上届或者上上届的获奖片子,还是现在再也遍寻不到的录像带。多年过去,看起来一切都变换很多,有一件事似乎却没有发生变化,人们依然在关注是否有中国影片入围,能够角逐奥斯卡,似乎成了国人非圆不可的一个梦。
算起来,中国电影近年在戛纳、柏林等大电影节也算混个脸熟了,时而也有好消息从这些地方传来,奥斯卡却屡屡铩羽而归。全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的奥斯卡,自1927年设立以来,现在虽然蜚声国际,但一直是重在嘉奖美国国内电影业的成就,似乎本来不该被我们看那么重,能够入围获奖,顶多也就拿个最佳外语片。这么多年人们依然对该奖项念念不忘,大概到底意难平吧。
前几年,李安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网络上纷纷报道他捧着小金人啃汉堡的趣事,回头想想,那部让他开始备受关注的《喜宴》,已经是1993年的事了。那几年前后,大陆导演也有让人欣喜的作品出现,大部分电影在电影院是看不到的,租来的录像带画质一般,电视屏幕也不大,却看的人心里感动。那时候,奥斯卡颁奖晚会离我们很远,却总觉着有些导演离奥斯卡没那么远。
现在人们常常进电影院看电影了,电影票房收入破亿也不是难事,说起来电影的环境应该是变好了,但总是看到人们欢天喜地进影院,咬牙切齿的出来,再到网上炮轰一番。这几年,也有一些电影吹风可能入选奥斯卡,看电影的观众却是明白又糊涂,总是心里生疑,这样的片子也可以?其实人家可能也是跟观众一样清楚,不过是营销的噱头,借着这个在推进票房而已,因为事到最后,这些消息都如同吹散的泡沫一般,再也寻不到痕迹。
关于今年奥斯卡的各种报道依然火热,看起来仍然与中国电影和导演没什么关系。颁奖晚会是离我们近了,仔细想想这两年银幕上的影片,奥斯卡,离我们其实还是那么遥远。奥斯卡实在不能作为中国电影的风向标,不过,看电影的人,苦恼又遗憾的是,当年那些让我们感动的导演,都去哪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