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 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公出国 该晒效果
□ 李 明

公务学习效果远比出国考察规模、花费更重要。

新的《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今年1月起实施,春节过后的全国财政预算都要以此为准。它与使用了12年的旧办法相比,主要侧重控制出国规模、规范经费管理两方面。我认为,公务出国应该节约经费,但更应该提倡效果的重要性,把一路收获拿出来“晒晒”,可能有所裨益。

翻看历史,从俄罗斯“彼得一世改革”到日本“明治维新”,几乎所有后发国家都曾启动过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务出国活动。彼得大帝曾花巨资,组织250人的庞大使团,他以下士身份,使用假名参与其中。访问期间,他学习军事,做过工人,当过船长,并遍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英国议会会议,获得大量一手资料,为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日本当时派遣107人的岩仓使团赴欧美考察,由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后来先后主导日本政坛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为副使,各部要员几乎全体出动。使团行前拟定详细考察大纲,明确分工。这次考察虽然耗费政府年收入2%的巨资,但确实对日本近代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公务出国需要节约经费、控制规模,还是要重在效果。

中国历史上有组织的公务出国很大程度上学自俄日两国。在“戊戌变法”中,光绪朱笔钦定傅云龙等12人分赴欧、亚、南北美洲学习、访问,启动第一次大规模公务出国,但目的仅是“详细记载,以备查考”,最终成为一次华丽走秀。上世纪初,风雨飘摇的清廷模仿岩仓使团,启动历时9个月,花费白银50万两的第二次大规模公务出国,即著名的“五大臣宪政考察”。学习成果倒也颇丰,先后上奏折18份,撰写《列国政要》等书籍若干部,提供了宪政等方面的丰富资料。但与日俄使团深入基层、全面学习不同,“五大臣”主要与上层人士接触,侧重了解各国政治制度。回国后提出的预备立宪政策不接地气,并炮制出“皇族内阁”,最终失去改革的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建立后,延续下来的公务出国制度,有时甚至成为当权者打压、排挤政治对手的手段,像冯玉祥被蒋介石派往欧洲考察水利就是此例。看来,有组织的公务出国活动兹事体大,效果应放在首位。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派遣人员出国学习、培训、参加会议、合作洽谈等活动,吸取治理经验,了解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仍应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同时,我国目前在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各领域广交朋友、加强沟通、取得共识也是重要途径。这些都需要加强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层次交流,但对公务出国效果确实应当反思。前一段时间曝光的出国考察“巴西老干部问题”固然值得批评;而某官员宣称住房政策上“空闲3年,房产税翻倍;闲置5年,组织流浪汉入住;闲置7年,收归政府”的所谓德国经验,更是暴露了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公务学习效果远比出国考察规模、花费更重要。

所以,我们不妨将适宜公开的各个层次公务出国报告,在网上晒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