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发明专利“榜单”新鲜出炉,令人欣喜,成绩振奋人心,充分证明了我国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必要,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着力推动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各国着力布局的重点领域,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博弈日趋复杂激烈。跨国企业间的竞争、收购、诉讼等背后,往往是知识产权的角力,谷歌、微软、苹果等商业巨头无不是专利大鳄。事实证明,发明专利密集度越高的产业,创新能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显著,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也越大。
在各项政策激励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知识产权水平明显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普遍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活动愈加活跃。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
数量的增长催化质量的提升,质量的高下决定竞争的胜负。建设创新型国家,跻身知识产权强国,既离不开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更需要质量的突破,尤其是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亟需创新驱动来支撑引领,知识产权只有量质并重,才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更多发展主动。
可喜的是,在这张“榜单”中,我们看到了量质齐升的趋势,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曾长期在3种专利中占比不高,被视为“短板”,现已发生变化,首次超过三分之一,说明创新主体创造和维持核心技术专利的创新深度在增加,研发质量在优化。
但数据也显示,在关键技术领域缺乏高质量发明专利仍然是我们的“软肋”。这也正是竞争最激烈、攻克难度最大的部分,既需要政策引导,也离不开创新主体发力,应将其作为我们今后战略布局的重点,让知识产权更为充分地发挥出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作用。
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每年的发明专利“榜单”都是对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一次盘点,也是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检阅。通过一系列科学而量化的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衡量出自身的进展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