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农户 听民声
春节期间,江西寻乌县广大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居住条件改善和果业产业发展等问题。图为2月6日,驻村干部何炳南(左)在王桂尧的果林里指导春季果树防虫。 本报记者 刘 兴摄
扫一扫,更多信息和体验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是广大农民的播种时节,也是他们盘算新年景的时节。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太行山区、西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走村访户,了解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现代农民的吃穿住行,亲身感受他们的新生活,倾听他们的喜与盼。

新楼房里话年景

本报记者 刘 兴

王桂尧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榜溪村人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六。沿着蜿蜒在田间地头的农村公路,记者来到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吉潭镇榜溪村江下湾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点。20余栋崭新的3层新楼依次排开,整洁美观。大红的春联、高挂的灯笼、满地的烟花爆竹皮,以及不时传入耳中的欢声笑语,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家家户户的“幸福范儿”。

在一栋新楼前,村民王桂尧将记者引入新居参观起来,“年前刚搬进来的,还不错吧,这里是主卧,这里是客厅,这是刚装好的太阳能热水器……”领着记者楼上楼下逛了个遍后,王桂尧意犹未尽地招呼记者在沙发上坐下来,讲述他如何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坯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据了解,2012年7月底,赣州市全面启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房的村民不仅享有政府发放的1.5万元至2万元不等的补贴,还能获得贴息贷款。2013年,仅寻乌县就拆除土坯房5116户,设置了30个集中建设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装修,全年开工建设新房8083户,完工4371户。喝着王桂尧泡的功夫茶,看着他家布置时尚的客厅,难以想象这就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家。

王桂尧告诉记者,不单是土坯房改造,县里还组织干部驻村驻点,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将公路修进了村小组,并且指导乡亲们发展果业致富,农村的面貌、村民的收入一年胜过一年。

“2011年以前,村里通往外面只有一条2米多宽的黄泥路,农用车开进来都费劲。现在路修好了,果业合作社也成立了,又有‘三送’干部的帮扶,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王桂尧告诉记者,家里去年光种植脐橙就赚了15万元,今年他又加大投入,已经买好200多株幼苗,正准备这几天就种下去。

“尽管建房欠了些钱,有经济压力,可我还是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今年肯定会有一个好收成。”王桂尧说。

黔北药农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雷玉军

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阳溪镇阳坝村人

人勤春来早。2月6日,记者来到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年味还未散去,药农们早已下地干活了。

在阳溪镇阳坝村笋子槽组的山坡上,雷玉军夫妇正在地里忙碌。春寒料峭,夫妇俩的脸被冻得通红,精心查看着初冬期间种下的党参。

“已经立春了,田间管理必须跟上,才能确保秋天有个好收成。”雷玉军告诉记者。

此前一直四处辗转务工的雷玉军,3年前回到家乡开始种植中药材。目前,已种植党参近20亩,去年毛收入约30万元。

记者放眼四周,山坡上满是村民忙碌的身影,翻地、起垄、播种、覆膜,每个环节一丝不苟。

笋子槽组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很长。村民李光富就是其中之一,在过去的20余年里,他依靠种植党参、玄参等中药材,不仅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还盖上了新房子,生活过得很滋润。

整个阳坝村,村民们全依靠种植中药材走上了致富路,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楼房,骑上了摩托车。

据阳坝村党总支书记刘勇介绍,该村去年种植玄参3000余亩,产值500多万元;种植党参1360亩,预计3年后可创收3300多万元。此外,该村还种植了300多亩天麻、太子参及其他常规中药材,年产值将近300万元。村里户均存款将近10万元。

道真自治县是贵州省的中药材主产区,素有“黔北药库”之称,辖区内中药材品种多、产量大,现有600多种。

根据该县制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全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示范基地25万亩,年产值超过15亿元。

留守儿童的就学路

本报记者 何 川

杨华容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张家塆村人

农历正月初五,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张家塆村里年味正浓。当记者走进杨华容大妈家时,她正逗着3岁的小孙子玩,屋子里面欢声笑语不断。年近50岁的杨大妈分外精神,她和丈夫何炳清大叔有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大儿子已结婚生子,小儿子正在找对象。

“自从我这胖孙子断奶之后,儿媳就跟着儿子出去打工了。现在小孩儿已经到了上幼儿园小班的年纪了,由于在外面上学不太方便,所以就在家。”杨大妈说。

谈到小孩上幼儿园,杨大妈止不住话头说,现在村里的小孩子大多到镇里的学校上学,路程有点远,学校统一用车来接送孩子。每天早上8点将孩子送到村口的集合点,等着车来。中午孩子就在学校吃午餐。

“一个小孩,一学期大概要花1500元左右。相对于邻村的私立幼儿园来说要贵,也不太方便,但在教育质量上我们比较放心。”杨大妈说,自己儿子在外面打工很辛苦,小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不能像她们这代人,因没有读书上学而失去很多机会。

除两个儿子之外,何大叔也常年在外面打工挣钱,家里的农活儿也基本上都闲置了。“在家干农活和做些手艺活,一年到头也挣不到2万元。我现在在浙江永康打工,一年可挣到5万元左右。虽然在外务工有些辛苦,但心里很踏实。”何大叔说。

何大叔心里一直就有个愿望。“大儿子结婚,我们在村里给他盖了个3层的楼房,花了20万元左右,虽然房子住着很舒适,但小孩子的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还不是很方便。所以,二儿子要结婚,我们合计着在镇上给他买套商品房。”何大叔说。

有何大叔类似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他介绍,在村里近70户人家中,已有13家在镇上买了商品房。“我们在镇上看中的房子有120平方米,大约要花30万元。除了首付10万元,其余的可以分期付款。虽然感觉有些吃力,但只要我们在外面继续打工,买套房子还是很有希望的。”何大叔说。

太行山村的喜与盼

本报记者 孙 璇

马成山

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园乡边界口村人

2月3日,河北省阜平县北果园乡边界口村,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记者来到马成山老人家时,一大家10多口人正张罗着午饭。一口大锅里蒸着排骨、豆腐、饺子、年糕、馒头,热气腾腾。

马成山今年78岁了,和老伴一起住在小儿子的房里,大屋被床和锅台占据了一半空间,桌上的相框里放着马成山一家去年过年拍的全家福。“家里人也就能在过年时凑齐了。小儿子在石家庄落下脚了,孙女也在那里上学,大儿子在村里务农。”

边界口村所在的阜平地处太行山深处,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阜平开展脱贫行动,农民生活有所好转,但村子里的医疗、教育、环境等问题仍让马成山老人担忧。

马成山以前开餐馆,几年前才放手不干。凭借着几十年的积蓄,每月110元的养老金和孩子们的接济,老马和老伴在村子里过得有滋有味。去年,马成山的老伴突发疾病,由于乡医院医疗资源薄弱,小儿子带她到石家庄医治。

“看病花了4万元,国家给报销2万多元,为孩子们减轻了很大负担。”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马成山开心得合不拢嘴。“只是现在村里的老人一犯病,都得往城市里跑,要是能在家门口把病治好,就更好了。”

马成山的三亩地交由大儿子打点,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限制着耕地的产出。“因为地都在山上,进不了大机器,流转不起来,只能自己种点红薯,剩下的地都栽上了枣树。”老马的大儿子告诉记者。过去一年,阜平大枣迎来了丰收,然而大丰收没有让老马家高兴起来,“今年阜平枣收购价低得很,卖枣就收了3万多元,比去年少挣4万元哩!”老马的大儿子说。

与大多数村子一样,边界口村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弱妇孺,马成山一家10个孙子辈的孩子全部外出读书和工作。“我们村里有句话叫‘闺女外嫁有钱村,小子都去城市混’。”老马说,他不懂什么叫“城镇化”,但他知道,村里的教育不行,有出息的都得去城市。

对于马成山和生活在城市的子孙们,乡愁成了阻隔在他们之间的“发展的代价”。老马的小儿子说,“在城市打拼久了就想回老家看看,但是在村里待上几天又觉得与外界脱轨了,这很矛盾。”

“村里的教育、卫生、医疗条件明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如果能把村子的软、硬件都好好建设一下,搞搞旅游产业,边界口是个养老休闲的好地方。”来自城市的小儿媳妇说。

吃过午饭,马成山领着记者在村里逛了逛,热闹的敲锣打鼓声将这个沉寂的村庄暂时拉回了10年前人气还很旺的春节,然而村口那条曾经清澈见底的河道现在已经枯草丛生。“以前水清啊个清,现在山上净是挖矿的,环境也不行咯!”马成山感叹。

返乡农民的创业梦

本报记者 李万祥

张治军

甘肃省景泰县大安乡铧尖村人

黝黑的皮肤,眼镜后面是一双深邃的眼睛;举手投足间,质朴自然流露。这位头上已经有几根白发的年轻人,就是甘肃省景泰县大安乡铧尖村农民张治军。大学毕业后,他满怀抱负,想去南方闯出一片天地。“其实,当时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赚钱,为的就是以后可以回乡创业。”张治军憨笑着说。两三年的外地漂泊,使得张治军更加眷恋故乡一山一水,牵挂故乡发展。回到家乡后,张治军在建筑队上干过粉刷、装修等工作。

后来转变思路,看准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前景。“其实,农业是祖祖辈辈都干的,也是我们西北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从靠天吃饭的山区走出来,看到了现代灌溉、农业机械化、规模种植、土地流转等新鲜的事物。为什么我就不能发展家乡的农业呢?”张治军说起话来,言语间充满对农业的热爱。

“做一个职业农民,还能享受到很多国家好政策。”张治军告诉记者,现在种粮农民有政策性补贴,补贴标准按照粮食播种面积、3年平均粮食产量、粮食商品量各占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分配确定,“只要我们好好干,肯定能干好。”

张治军在景泰县漫水滩乡漫水滩村承包了约200亩土地,开始了他回乡之后的创业致富梦。没有种地经验就向老农民学习,没有种植技术就找人帮忙,人手不够就出钱雇人种地……

2013年,张治军承包的200亩地全部种了玉米和葵花,除去用人成本,净赚10万元左右。“找到方向,就找到了抓手。”尝到甜头的张治军决定,明年还要吸取经验,继续加油努力,再多尝试一些新品种、引进一些新技术。

在此之间,张治军一直在景泰县县城租房住。“今年我们家刚买到了廉租房,等以后日子好点了,我想换套大点的屋子,把还在山区生活的父母接过来住。”张治军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