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4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万亿元货币存量并非超发而来
□ 本报记者 陈果静

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这一数据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仍略高于去年初制定的13%的目标值。超过百万亿元的M2备受市场争论,有人质疑,是不是“货币超发”导致了M2体量庞大?

事实上,M2的增加并不是由“超发”造成的。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需要从3个层次来考量:M0、M1和M2。其中,M0被称作流通中的现金,只有这一项是央行直接发行的货币总量;M1指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是M0加上企业的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企业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截至去年底,M0余额为5.86万亿元,M1为33万亿元,M2为110.65万亿元。

也就是说,接近45万亿元的储蓄存款余额,加上30多万亿元的非金融企业存款,再加上其他存款和5.8万亿元的M0,构成了M2约110万亿元的总和。

从简单的数字看,我国的M2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衡量M2体量不能直接与其他发达国家的M2比较,由于统计口径不完全相同,没有可比性。

M2的高企一方面是由于储蓄率较高。由于中国人比较重视储蓄,国民储蓄率超过50%,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货币总量偏高。更重要的是,直接融资占比大成为推高M2的关键。美国的直接融资大概占80%左右,他们的银行贷款相对少,最后形成M2相对少;而我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贷款相对较高,人们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拿到钱又存到银行,这就导致企业存款大幅增加,成为M2走高的推手。

此外,外汇占款较高也推高了M2余额。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背景下,购汇行为使央行每年被迫向银行体系中注入大量货币。截至201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3.8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超过110万亿元M2中,有约20万亿元是受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

人们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M2余额高是不是会造成通货膨胀,进而影响物价?事实上,如果央行能够控制M2的增长率,将其保持在合适的水平,就不会导致突发性的物价上涨。GDP要增长、生产要增加、就业的工人要增加、工资要增加,所有这些都需要有货币去支持。

从我国的状况来看,M2的增加也并未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物价涨幅平均在2%至3%,而经济增长水平近10年在9%至10%附近。可以说,中国经济实现了相对的高增长和低通胀,货币政策为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然,M2持续高速增长也会对通胀形成较大压力。“在粗放型发展方式下,单位GDP往往需要占用较多的金融资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必须将重点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

控制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也是可行的路径。连平认为,当前来看,股市、债市等在社会融资中占比还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渠道,持续改善社会融资结构,从而实质性地降低M2的增长动力。同时,增强汇率弹性,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将有利于减轻外汇占款增长对M2总量带来的压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