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于亚:割肾救父显至爱
本报记者 陈 郁

2006年11月,正在备战高考的四川广安邻水县姑娘曹于亚接到了妈妈哭着打来的电话:父亲因尿毒症晚期被送至医院抢救,双肾坏死,如不及时换肾,生命将只能以天来计算。

换肾需要至少50余万元的医疗费,这个仅靠外出打工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村家庭顿时陷入了绝望。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妹妹还在读初中,患有肺结核病的母亲心思大乱……

曹于亚很快就恢复了冷静。这个因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从3岁起就跟随外婆帮着照顾弟弟妹妹的姑娘,比同龄人更坚强、成熟。第二天,她就赶到了父亲所在的重庆西南医院。

看到脸色苍白、全身浮肿的父亲,曹于亚泪如雨下。但当她了解到,肾移植可以在亲子间进行时,她毫不迟疑地决定:用自己的肾救父亲!

曹于亚找到医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医生看着这个瘦小的女孩,不忍答应:“要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才能捐肾,你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绝对不行!”

“我已经19岁了!请您救救我的爸爸吧!我还有弟弟、妹妹,妈妈身体也不好,家里不能没有爸爸啊……”曹于亚恳求。

全家人也都劝阻曹于亚,她却赶回家取来户口本,跪在医生和妈妈面前:“不救爸爸,我一辈子都不会心安的!”医生和妈妈终于答应了曹于亚的请求。在医生和亲友的轮番劝说下,父亲也最终答应了。

别人做移植手术都是用担架抬进手术室的,曹于亚却是自己走进去的。整个手术过程中,尽管打了麻药,她却尽力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不时向护士询问父亲的情况,手术后也一直不肯睡。直到护士告诉她,父亲的手术很成功,她才安心地睡了。父女俩的手术最终都非常成功。

老师和同学纷纷为曹于亚捐款,当地政府也将曹于亚一家纳入低保,帮忙解决住房问题,还拨出专款替她还清家里的债务。

病愈后的父亲在家乡开了一家“感恩堂理疗中心”,对前来看病的低保户、贫困户一律打折或免费。而曹于亚因“思想品德加分”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后,又在2010年被保送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系读本科。

为回报社会,并不富裕的曹于亚时刻想着帮助他人:汶川地震后,她多次前往都江堰等灾区援灾;玉树地震后,她从自己的奖学金中拿出500元,捐给一对受灾兄妹……“爸爸嘱咐过,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得到了社会上那么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回报社会。”曹于亚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