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
陈果静

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平抑资金利率波动、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货币政策过松可能导致货币信贷猛增等一系列后果,过紧则可能带动资金利率飙升,不利于金融系统稳定,也有误伤实体经济的可能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着力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年致辞中关于新一年货币政策的诠释。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截至2013年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已连续3个月增速维持在3%以上;同期,广义货币(M2)余额10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达到2013年初设定的13%的目标难度较大。资金利率波动加大,资金利率在2013年6月和12月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走势,不仅金融机构叫苦不迭,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此外,外汇占款的变化也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基于这样的形势,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和调控艺术尤为重要。

2013年以来,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已经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调控经验更为丰富。央行创新公开市场调控工具,根据流动性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通过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有效应对了在6月、12月等时点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资金波动,并把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两种操作结合起来。此外,还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同时,一系列改革也已经启动,央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着手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

2014年,货币政策被寄予了沉甸甸的期望:既要稳增长、调结构,还要促改革、防风险,同时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期望看似有些矛盾,但并非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平抑资金利率波动、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与烹调一样,并非备齐所有材料一齐下锅就能立即端上一盘美味,而在于拿捏的艺术:多一分则咸,少一分嫌淡。货币政策过松可能导致货币信贷猛增等一系列后果,过紧则可能带动资金利率飙升,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也有误伤实体经济的可能。

通过一系列调控和改革,货币政策已经在各个目标中实现了基本平衡,调控的艺术在提升。央行通过适当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推动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将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保证了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

新的一年,货币政策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又该如何进一步提升调控的艺术?

稳增长是货币政策目标的核心。当下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待形成,经济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另一方面,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的任务也仍然艰巨,物价对总需求的变化比较敏感,我国消费价格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很稳固。在此情况下,如果放松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推升物价;如果过于收紧,又有可能难以完成稳增长的目标。这就要求央行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继续踩准流动性管理的节奏,精准发力,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政策的另一任务是调结构。当前,金融资源分配不均,三农、小微企业仍是金融服务环节中的“弱势群体”,调结构和转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必须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使得货币信贷向弱势的地方倾斜。调结构与促改革更是关系紧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金融改革的路径;寓改革于调控之中,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围绕市场化进行改革的同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更是货币政策的根本。

在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时,货币政策如何在这一系列目标中达到平衡点,考验着监管层的调控艺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