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历史罕见的“十连增”,为保持GDP不突破下限、CPI不突破上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需要坚持过去的成功经验,也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再创发展新优势。
如今粮食连年增产,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还实现了增长的均衡性,大部分省份都增产;增长的内生性,科技进步的作用更加凸显;增长的协调性,棉油糖等作物也稳定发展。今后发展生产保供给是硬任务,要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立足国内发展生产保供给的目标不能动摇。我国是一个有着13.5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的丰歉对国际国内市场都起到放大作用。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粮食生产波动(1984年-1988年、1990年-1994年、1998年-2003年),都是粮食连年增产之后出现忽视和放松,政策措施明显减弱,产量出现滑坡和徘徊。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不管耕地资源有多少,不管国际市场粮源有多丰富,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不能动摇。
“一条红线一个底线”不能动摇。粮食十连增,三分之一靠面积。1999年到2003年粮食面积减少2.06亿亩,产量由10168亿斤跌至8614亿斤。近6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产量也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据测算,未来一段时期每年粮食需求增量超过200亿斤。要满足这一需求,按照粮食单产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来计算,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6亿亩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要前提是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的底线。
依靠科技促增产的方向不能动摇。19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过五次农业技术革命,每次都有效地促进了农作物单产的大幅提升。我国历史上粮食生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突破性品种和技术直接推动密切相关。近些年,农业技术没有大突破,通过一手抓高产创建、集成推广成熟技术,一手抓抗灾减损、推广应用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实现了单产水平持续提高。实践证明,这两条路径是成功有效的,应当继续坚持。
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取向不能动摇。粮食生产十连增无可争辩地证明,近年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着眼调动主产区、农民、科技人员三者积极性的支粮政策方向和政策体系是成功的。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支农政策力度还很弱,我国的农业补贴仅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值的4%和15%,美国则占40%和44%。我国农业生产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支持粮食发展的政策取向不能变、政策体系框架不应变、政策力度不要松。
立足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能动摇。我国地域辽阔,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相对于南美、欧洲等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受灾害的影响更大。我国这十年的增产,老天是帮了忙的,近10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成灾、旱灾和涝灾面积,分别比上一个10年减少25%、33%、35%和32%。下一个十年气候难以预料,应当牢牢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将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是“五个创新”。
创新保供给的思路,科学定位粮食生产发展目标。过去我们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自给率要在95%以上。现在看来,有些产品供给不足、需要进口补充,有些产品竞争力不强、不让进也不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保有舍,树立底线思维,保口粮、抓重点、守底线。保口粮,就是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抓重点,就是抓好玉米生产,玉米需求空间最大、国内生产潜力最大、年度间产量波动最大,需要集中更大力量抓好玉米。守底线,就是将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创新发展的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组织粮食生产。粮食生产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护,但同样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按需求组织生产。过去过于追求粮食总量平衡,今后还要注重结构平衡;过去过于追求数量安全,今后还要注重质量安全和品质提升;过去过于注重产量提高,今后还要更加注重效益提升;过去过于追求年度增产,今后也要根据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生产,允许粮食产量年度间有所波动。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十连增”固然可喜,但不可持续问题也日益突出,大水大肥猛药难以为继、重用地轻养地难以为继、只顾铺膜不管回收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一方面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重大工程为抓手,做到用、养、建结合。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创新政策扶持体系,更加注重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适应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有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要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注重效率,支持先进生产要素发展。就是更加重视支持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推广,重视支持规模经营主体,重视支持粮食主产区。
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在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情况下,行政推动依然是集中资源的有效方式,需要坚持和完善。同时也要按照市场化改革取向的要求,更加重视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生产,重视规划和信息引导,重视政策支撑和法律手段运用。
明年粮食生产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确保粮食总产在11000亿斤以上,争取稳定在今年水平上;“进”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要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作物,抓好当前生产。在区域上,要稳住东北和黄淮海产区、恢复提升长江流域。在作物上,要稳定玉米、提升水稻和小麦。要突出集成技术推广,切实抓好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此外,还要突出防灾减灾,抓好关键技术补助政策落实。突出统防统治,抓好病虫防控。
(作者为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