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了阻止小偷盗窃手机,西北师范大学学生郝峰与数名小偷搏斗,不幸被刺伤住院。事后小偷逃脱,遭遇小偷的女生一直没有出现。据报道,郝峰家境贫寒,8000元治疗费用已耗尽家里的积蓄和同学的资助,因经济拮据陷入欠费停药窘境。
郝峰因为经济拮据“医不起”,引发了公众对见义勇为者保障机制的讨论。笔者认为,在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可以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受益人虽然没有民事赔偿责任,却有道德上的补偿义务。事件中,这名受助女生不愿意露面,不一定是缺乏感恩之心,或许是担心无力承担补偿义务,害怕惹上“麻烦”。在这种情形下,见义勇为迫切地需要“制度兜底”。
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者的激励和救助,手段和形式可以多元,最基本的是要避免见义勇为者出现“医不起”的尴尬。这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社会力量汇聚爱心资源,公众积极参与,为见义勇为者筑起一道制度保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