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短短半年,甩掉贫困帽,稳步致富。这是在河北省阜城县漫河乡祁庄村,记者见到的新鲜事。
穷村办网站
办网站做买卖,即便是城里企业,这么做的也不多,更别说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了。祁庄村不仅在网上做买卖,而且做出了名堂。
打开“祁庄种植网”主页,第一感觉就是“太专业”了。页面以嫩绿为底色,赏心悦目。栏目包括农产商情、农业科普、农校对接、海外农业等。农产品展示放在首页显眼位置,分瓜果、蔬菜、养殖三类,配以精美照片。点击图片,可见详尽介绍。比如祁庄散养羊肉,11月21日上午,记者点击看到,尚有库存800斤,每斤售价45元。输入购买数量,轻点鼠标,即可完成交易,买卖双方都很方便。页面上连进补功效、烹调方法,都有介绍,服务真叫周到!
网上做买卖,效果怎样呢?
“网上做买卖太好了!就拿西瓜来说吧,以前采摘后,各家自己找车,拉到城里瓜菜市场,一斤只能卖4角钱。今年开了网站后,大客户找上门,村民不仅方便省心,而且一斤能卖7角钱。”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赵东良说。漫河西瓜皮薄瓤甜,远近知名。祁庄家家种西瓜,产量很大。50岁的杜文英,全家8口人,种西瓜12亩,去年才挣4万元。今年还是12亩地,还是那么多瓜,卖了10多万元,收入翻了一番。仅西瓜这一项,杜文英家人均年收入就过万。
阜城县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祁庄则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全村135户496人,以前人均年收入几千元,稳戴贫困帽。如今,借助网上买卖,一举脱贫致富。
高校来帮扶
“我们村变化那么大,多亏了河北师范大学帮扶呀!”村党支部书记赵东良说。
原来,河北省开展深化基层建设年活动,祁庄作为重点扶贫开发村,有幸与河北师范大学结成了“对子”。2月25日,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陆军恒带队,进驻祁庄村,一住就是半年多。
扶贫工作组进村了,祁庄巨变开始了。
工作组先摸底,发现祁庄瓜菜品味很好,但村民不善营销,各自为战,干得很苦,收入不多。按“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更新观念相结合”的思路,工作组决定先引导村民“抱团”发展。于是,祁庄瓜果专业合作社、祁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祁庄养殖专业合作社纷纷挂牌成立。祁庄农民第一次以合作社为单位进入市场。工作组又请来省农科院专家讲课,带合作社成员去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先进种养技术。
说话间,赵东良随手搬过一箱西瓜,让记者看箱上的二维码。“工作组老师帮我们设计了外包装和二维码标识。现在,祁庄农产品对外有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生产者、出产日期、产片介绍,全部信息都一清二楚。”
将销售搬到互联网上,不用说,也是河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组的主意。在百度里搜索“祁庄种植网”,就会发现,它是河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子网站。网页下方统计窗显示,点击量已达4万次。
短短半年多,祁庄“西瓜大棚+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网上交易”产业发展格局初具雏形。今年大棚西瓜销售的旺季,工作组帮村合作社在网上宣传。祁庄西瓜吸引了大批南方客户,市场行情一路看涨。
生活更体面
村民腰包鼓了,心情舒畅,扭秧歌健身的越来越多。
村民有健身需要,但村庄环境差,遇到雨水,别说跳舞,就连走路都难。驻村工作组立即组织资金,硬化道路2300米,安装路灯20盏,粉刷墙壁8000平方米,绘制了文化墙,修建了垃圾池,种植了景观树,建成了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0套。
“帮扶工作不仅仅是物质帮扶,而是要让老百姓生产有套路,有尊严、体面的生活。”工作组成员、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书记杨建国说。河北师范大学在祁庄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健身广场建好后,体育、音乐专业大学生,到村教舞。暑假期间,上百师生进村入户,职技学院学生义务修家电,美术学院学生绘制文化墙,书法专业学生教村里小学生书法。电影专业学生来村里拍微电影,学生当导演,村民当演员。
富裕起来的村民,腰板越来越直。“我们生活越来越体面了!”杜文英说。
“村民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懂得借助现代网络工具闯市场,路会越走越宽。”陆军恒说。他告诉记者,河北师范大学向阜城县委组织部申请了大学生村官项目,工作组撤离后,会有新人进村继续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