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现代商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进村记
本报记者 陈 静

在人们的认知中,网购这种“时髦”的消费方式似乎和偏远农村市场间存在遥不可及的距离。不过,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浙江省遂昌县王村口镇对正村,距离县城足有70公里,汽车在斗折蛇行的盘山路上行驶了好半天,才看到小村隐没在满山蓊蓊郁郁的竹林和梯田上的茶园之间。

在村口的一家便利店旁边,一间屋子挂着“赶街”的牌子,屋子里陈设简单,只有一台电脑、桌椅和两个蓝色塑料大盒子,盒子上分别贴着“发件箱”和“收件箱”的纸条,收件箱里堆着五六个纸盒和塑料袋,是村民们网购送来的商品快递。村民能网购,说来容易做着难。

独特的代购和配送

“网购进村,谈了很多年,但实际运行面临三大困难:一是村民缺乏网购技巧;二是物流配送卡在‘最后一公里’;三是缺乏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如是说。然而,被遂昌人称为“赶街”的农村网上代购服务项目,正在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这些“卡脖子”的老问题。

负责对正村“赶街”服务点的是村民陈永生,他也是旁边便利店的老板,帮村民网上代购只是一份兼职。他告诉记者,村里想网购的人家一般会请他按照关键词在网上搜出商品,然后坐在电脑前一页页地挑选,挑好商品后由陈永生支付宝付账买下,村民将现钱直接付给他,再多加4块钱。

有了这4块钱,村民们的包裹便会从网络卖家手里发到遂昌县城里的“赶街物流中心”,然后进入本地物流公司的配送环节,对于县城附近的服务点,物流公司每天有专车配送,而像对正村这样的遥远小村,则是由物流公司交给公交车司机,由他们顺路带给陈永生,陈永生再电话通知村民来取货。

物流公司的仓储转运费用和给公交车司机的费用都来自这4块钱,陈永生得到的分成极其有限,但他的生财之道并不仅限于此。“我会通过各种返利网站来购买商品,这样成交之后,会有5%左右的现金返回到我的账户,如果代购笔数多,金额高,收入也不少。”

小村也有大市场

村民的网购热情颇为惊人。对正村的“赶街”网点8月建成,9月和10月分别有179单和162单代购,而对正村的村民总数仅有712人。通过返利和分成,陈永生每月收入近千元。“这就是一份可以做下去的兼职。”他说。

像对正村这样的村级“赶街”网点,在遂昌还有另外36个,仅仅今年9月和10月两个月,这37个网点就为村民提供网上代购1万余次,代购金额约20万元。

尽管通盘计算,遂昌的“赶街”项目现在还不赚钱,但主持这一项目的浙江遂昌网店协会会长潘东明却并不担心:“这一模式现在看来是可行的,只要规模能进一步扩大。”他口中的扩大规模,一是增多服务网点,按照计划,到明年6月,遂昌将完成200个村级“赶街”网点的建设;二是服务内容的扩大,随着村民对电子商务的熟悉,除了商品代购,未来赶街服务点还可以提供诸如手机话费充值、水电费代缴、车票酒店代订、医疗就诊预约等多项服务。方便、便宜,这些城里人看重的网购优势当然也为农村消费者所看重。

最受欢迎的消费品

农村网购的意义何在?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变化?从“赶街”中体现出的实际情况让人眼前一亮。

方便、便宜,这些城里人看重的网购优势当然也是农村消费者看重的一方面。“比如给茶树用的营养液,在网上买3包才20元,镇上一包就要卖十几块。”村民吴仁强告诉记者。

但这并不是村民们热衷网购的最主要因素。翻看陈永生的代购记录,你会惊讶地发现,村民们最喜欢购买的商品并非涉农物资,而是服装、鞋包这样的生活用品,有人甚至一口气购买了181元的红色单肩皮包和145元的针织连衣裙。还有些购买记录甚至有点“匪夷所思”,例如各种各样的十字绣、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最新的网络小说《斗罗大陆》的纸质书,还有一个201元的三防远射手电。“我便利店里的手电筒只有十块钱的,这种手电就算是县城也没有。”陈永生说。

从消费能力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潜力也在与日俱增。《2012年中国消费风向标报告》显示,在过去1年中,家庭平均月支出方面,我国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正处在增长爆发期,这为村级网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从消费需求来看,按照电商专家黄若的说法,我国在四线地区乃至农村,通过互联网,农村消费者不但可以知道“市场上还有什么”,而且还能满足“我要什么”,使农村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也成为可能。随着各种类似“赶街”的模式突破农村网购“瓶颈”,广大农村地区消费潜力有望得到更多释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