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长江为依托的开放型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为东部“两个率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注入动力和活力。在日前举行的首届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论坛上,专家学者进一步共谋长江发展大计——
沿“黄金水道”打造经济支撑带
本报记者 郑明桥
11月11日,一艘货船行驶在重庆市奉节县长江航道上。
张红梅摄
(新华社发)

长江流域提供了我国36.5%的水资源、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52.5%的内河通航里程,是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等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中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天然宝库。

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关系流域4亿多人民的福祉,也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1月9日,在由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长江经济支撑带合作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以及湖北等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打造长江经济支撑带这一热点话题,谋划长江发展大计,并签订了长江经济支撑带倡议书。

专家呼吁,沿江七省二市加强流域合作,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共同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东西两头可持续开发开放,最终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形成新的支撑带。

流域内推进产业分工合作

目前,我国中西部开发开始进入全面振兴阶段,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正是区域发展系列战略思路之一。该区域位居中部,区位最优,人口最多,潜力最大,意义也最为重大。

那么长江流域该如何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刘勇说,硬件上要推进两项内容:一是打造长江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高质量的长江航运、加速沪汉蓉客运专线建设,打通与其他沿线和沿边地区的交通通道;二是搞好沿江城镇带建设。软件上,则要率先建设长江流域一体化市场,推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说,中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扩大。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程必定建议,可借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既要高收入也要低差别。区域差距的实质是产业发展差距,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缩小区域差距的好办法。

程必定认为,首先要发挥长江经济支撑带在“纵横”两个方向缩小区域差距的先行作用,“纵向”即加快缩小“东中西”区域差距,“横向”即缩小省内差距;其次是推进区域合作、产业承接转移,突出通过产业做强长江经济支撑带;三是深化改革开放,发挥市场作用,释放沉没成本,尊重企业选择,减少行政挽留;四是既要重视承接周期性产业转移,更要重视承接经常性要素转移。

以水资源承载力布局产业

“发展长江经济带,不能一窝蜂地上,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马建华呼吁,要将目前已有的产业布局和将来的经济产业布局,与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马建华认为,在整个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以及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严格控制在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所控制的范围内,给生态环境留有足够的水。

有关资料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水资源、生态环境、疾病传播方面存在着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与会专家一致呼吁,应尽快建立长江流域跨区域和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防洪体系,保护好现有水资源。同时,建立全流域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的专题工作小组,专家小组开展具体合作,集体攻关。

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提出,长江经济支撑带的建设与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四个长江”:建设和谐长江、培育生态长江、打造体验长江、开发数字长江。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日前已经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目前,长江流域七省二市正在加紧编制上报材料,为国家出台相关规划作参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