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11月13日发布的《2013年三季度银行业监管统计数据情况》显示,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3685亿元,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平均资产利润率、平均资本利润率、净息差以及平均成本收入分别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0.86个百分点、0.1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的下降,和整个环境是相关的,宏观经济整体放缓,对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都产生了影响;持续的利率市场化效果在不断显现,导致利差在短期内有变窄的倾向。”光大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夏令武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贷款的数据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显示的第三季度数据中,存量部分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利率市场化进度持续推进,意味着银行未来利润也将逐步回归正常,增速放缓将会成为一个常态。“这就要求监管者、投资者以及银行自身都要回归理性。”鲁政委说。
需要看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银监会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47.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35%;负债总额137.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09%。
与此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小幅上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5636亿元,比上季末增加24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比上季末上升0.015个百分点。“这与前几年信贷扩张速度过快是有一定联系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前几年银行放贷款速度过快,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出现比较明显下滑,市场、出口都呈现较大波动,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难以回笼,还款压力增大。
“银行贷款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高耗能产业,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不良贷款的上升。”夏令武认为,现在银行业务下沉,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也使得不良贷款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为农村商业银行,占比为1.62%,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0.98%、0.87%和0.83%。
实际上,按照国际原则,不良贷款不超过贷款总额的1.5%就表明商业银行不存在坏账风险,而我国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足1%,处于可控范围。且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62万亿元,比上季末增加394亿元,比年初增加1611亿元,显示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分。
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水平上看,资本和流动性指标良好。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银行业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新办法》,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2013年三季度末加权平均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7%,比上季末上升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18%,比上季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同时,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2.8%,比上季末下降0.8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为65.63%,比上季末上升0.4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5个百分点。
此外,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平均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3.77%,比上季末下降了0.47个百分点。“这透露出银行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所作出的考虑,表明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外汇敞口,而愿意持有人民币,核心问题就在于持有外汇可能会有更多风险。”赵锡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