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杂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路命名,民为先
□ 文 心

不论“洋名”、“土名”,关键是政府能否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为群众大开方便之门。

笔者觉得,具有重要指示功能的城市地名、道路名和建筑物名称,首先应考虑的是便于记忆和指示方便,其次还要兼顾其所在地的文化渊源。毕竟,这也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许多流传下来、沿用至今的地名,背后都有一段美妙的故事。比如北京的崇文门,原来叫“哈德门”,后来因进京赶考的仕子多从此门入城,故改叫崇文门。如今,虽然崇文门的城门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一个地名保留下了这段历史记忆,以至后来形成了“崇文区”的名号。人们讲到崇文区,就想到崇文门,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地名,容易加深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印象,更好地发挥了地名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

一些用人名命名的道路,多是为了纪念某个为了城市或国家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如“张自忠路”,就是为了纪念著名的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张自忠而设立的。

许多地方的命名往往具有一个时代所独有的特色。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地方往往使用“团结路”、“解放桥”这样带有新气象的名称。

而改革开放以后,更多的外国“洋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地名居多。从心理上来讲,许多人往往容易将这些“洋地名”与当地的秀丽的景色、繁荣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认为使用了“洋名”,就代表了这个地方发达、繁荣、高尚。以致后来,“洋名”滥用的现象层出不穷,楼盘动辄以“威尼斯小镇”、“枫丹白露”命名,甚至一座城市里有几处“威尼斯”,搞得游客晕头转向。

众多观点认为,地名的多元化,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其本身就是城市开放文化的一部分。一种地名是否存在,取决于市民的认同,而不是“土”和“洋”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许多地方在城市发展或城镇化过程中随意更改地名,容易造成混乱,甚至是一个地方今天叫这个名,过两天、换一任领导又改成了那个名,让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都感到莫名其妙。

其实,不论“洋名”、“土名”,关键是政府能否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大开方便之门。“土名”起得好,能够代表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洋名”用得巧,也能给地方增色不少。重点在于,起好了名字并不等于就完成了任务,后续诸如如何设置更加人性化的路标指示牌,如何让百姓的出行更加清晰、便捷,才是我们的公仆们更应仔细考虑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