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杂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棒打死,太武断
□ 季 鸣

把地名命名与文化自信联系起来,显得神经过分紧张,狭隘固执。

当下,许多城市规划中新地标的命名,大多努力呈现出一种国际化趋势。就以眼前的河南省为例。据了解,河南省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市也在积极建设国际型大都市,一些含有“曼哈顿”、“威尼斯”等国际知名城市的名字字样的新地名随之而生。其实,从转译和与国际接轨的角度来讲,这种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城市档次的。同时,这样的命名方式,也从心理上缩短与国际大都市之间的距离,就仿佛它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实,地名命名的演变,不仅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情怀,更是对当地文化重新认知的再拓展。除了保持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等特征的“矜持”外,城市地名命名的国际化表明了一个城市的开放。把地名命名与文化自信不自信联系起来,显得神经过分紧张,心胸容不下他者,狭隘固执。

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命名”尤为重要。道家言“名为万物之始”,儒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命名是一种确定,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有的地方起“洋名”或许有盲目崇洋媚外的情愫困扰,但不能否认,有些地方的“洋名”则是国际化的结果。

再者,从命名规范的角度讲,地名包括通名和专名。其中,通名用来划分类别,专名用来差异区别。按理来说,不同的类别里面,出现相同的专名,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国内有很多街道都是以国内城市名字命名。照诸多地方地名管理办法中“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作地名”的规定,是不是也要禁止用已有城市名字做地名呢?

说得有点强词夺理了。2005年6月26日,在纽约华埠,一条以中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字命名的街道路牌诞生。林则徐铜像1997年11月竖立在纽约华埠中心就意味着其所表达的意义。1999年4月,纽约市议会通过有关将树立林则徐铜像的地方命名为林则徐广场和将曼哈顿的一段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路”的两项议案。用中国人名来命名地名,在国外还有很多。

本来,地名是人们赋予的,而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这种赋予从历史发展看,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从语言到文字再到数字代码,从约定俗成到标准化、法定化。可见,地名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对于已经对当地形成影响并被大众广泛称呼的地名,即使是用外国人名、地名命名,也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

创意低劣、盲目崇拜、借机涨价……,“洋地名”泛滥的世相所反映出来的不是外国地名该不该禁的问题,而是城市规划中地名命名和监管的问题。

就在9月份,包括语言学家黄长著先生、地理学家刘伉先生、译名专家周定国先生等人组成的外语地名译写标准化专家组在北京成立。可见,地名译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不知是不是国外也有个专门译介中国地名的专家组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