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杂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泛滥,有意义
□ 黄 鑫

地名是一种公共资源,它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一环,有必要规范。

对河南做法的质疑声之一是有关部门“一刀切”,有点简单、“粗暴”。但笔者认为,地名是一种公共资源,它是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一环,有必要规范。河南的做法放在“洋地名”频现甚至成风的背景下考察,显得很有意义。

为什么说有意义?时下不少城市都存在着热衷于使用“洋地名”的现象,以至于网友说早上在“斯坦福”,中午去“加州”,下午逛“曼哈顿”。如此让人无语的调侃说明了“洋地名”泛滥到何种程度。简单分析这些流行的“洋地名”,以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居多。房地产开发商爱用“洋地名”,无非是想哗众取宠,觉得取个“洋地名”显得时尚,能提高商业运作效果。

问题是取个“洋地名”就时尚了吗?那倒未必。老外到了中国城市,普遍最喜欢的是那些最有当地特色的去处,比如在北京钻胡同是他们的最爱,在他们眼里,“土气”变成了时尚。况且,有的建筑项目跟所起的名字没有半点联系,根本就是“有名无实”,还有不少起着好听“洋地名”的建筑项目被爆出质量和服务问题,老百姓在这样的环境里办公和居住,幸福感肯定不会因为一个名字就提高了。这样的“时尚”很“山寨”。

回归到地名的基本功能,是为便利人们的交通出行,便利城市管理。取一个复杂的“洋地名”,与这样的基本功能正好是背道而驰。毕竟大部分老百姓对国外的人名、地名并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洋地名”过多、过滥,增加了人们的记忆难度,不便于出行。

地名还有其文化延伸功能。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一个被大家所熟知、习惯使用或延续下来的地名,往往是这些特质的传承和记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空间符号。对“洋地名”迷恋以致模仿成风的现象,折射出的是城市自身定位的迷失和文化特质的模糊。相对来说,笔者就很喜欢北京的地名,比如以数字命名的半步桥、一亩园、二里沟、三里河、四眼井、五道口、六里桥、七圣庙、八里庄、九道弯、什(十)刹海、百子湾;再比如以市场为名的花市大街、骡马市、煤市街、菜市口、灯市口,等等。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凝结了一段丰富的历史记忆。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的范围将更广,许多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将诞生更多新的建筑、街道,由此也会产生许多新的地名。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恰如其分的地名,从地名中看到更多我们自己历史的影子、更多华夏历史名人的名字,也感受到更多的民族文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