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风吹得花草香
——辽宁沈阳社区文化创意精彩纷呈
本报记者 孙潜彤
陈化勤的面塑艺术。
冯元平的剪纸。 孙潜彤摄
于平正在为自己的泥人上色。
在沈阳皇姑区民间文化艺术馆,居民们跟着冯元平学剪窗花。 张文魁摄

一枚枚陶艺印章,被德国艺术馆收藏,每件作品折合人民币5万元;一幅幅装帧精美的剪纸,代表“亲情中华”赴欧洲展览,还被选为国礼。在沈阳市有这样一群“艺术草根族”,他们的文化创意种子发芽在社区里弄,作品却走进文博会、走出国门,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小人物“整”出大动静

于平是记者在沈阳皇姑区采访的第一个民间艺人,新汉城社区的邻居们更愿意叫他“泥人于”。于平一开口,三句话不离泥人,“你看架子上摆的泥塑,卖糖葫芦的老汉,你似乎能听到他的吆喝声;牙齿落光抿嘴乐的老太,你会被她的情绪感染……”。于平的作品就是带着这样的泥土味和菜根香,难怪很多人看了就挪不动步,非得抱走一件不成。于平的作品还被纳入了政府采购,供不应求。这已经成为他最甜蜜的“苦恼”, 于平说,“艺术创作是一种慢功夫,不能求快产出,不能光想着卖钱。”

而几年前,于平的苦恼还在于生计。下岗靠啥就业?急难之际,社区伸出援手。“他有泥塑的好本事,还愁找不到饭吃?”社区党委书记李金英回忆说,“社区专门腾出30平方米的办公室,无偿给于平当工作室,皇姑区委宣传部掏钱给装修装饰。”就这样,于平泥塑彩陶艺术馆开张了,藏在身上几十年的绝活派上了用场。不但作品热销,于平还免费为社区群众手把手地上泥塑艺术课。这下工作室热闹了,社区里停满了大车小车,慕名而来的、采购洽谈的人踏破门槛。

见到冯元平的时候,他正在给一对新婚夫妇制作婚像剪纸。冯元平多次荣获国家级剪纸艺术大奖,作品曾赴欧洲巡展,还被选为国礼,按说也算名声在外了,可他对社区邻居是有求必应,为啥呢?“因为社区对咱有恩,我的剪纸艺术展示馆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占的是社区的地儿,不用花一分钱。”冯元平说,“街坊们这么喜欢我的剪纸,社区又给了这么大的支持,我得使出浑身解数回报社会啊!”现在,冯元平开办的剪纸艺术大讲堂已经坚持几十期了,听课人次逾千。他还被辽宁省总工会聘为社会就业大课堂的老师,并在空中艺坛的电波里传递平民艺术的正能量。

渭河社区书画指导老师景乃林这样形容自己的快乐,“咱们也很优秀,有梦想也有追求。我们简单平实,我们热爱生活,快乐并有滋有味地活着,用我们的草根艺术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情感。”

“798”生长在社区

陈化勤的面塑艺术展示馆、刘金亭的陶印艺术馆、韩异华的辽绣艺术馆……,这样的草根创意文化艺术馆在皇姑区就有8个。它们各具特色,却有一个共同点,都发芽生长在社区里,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这些星星点点的创意文化馆,不仅成为居民身边免费的参观学习平台,还大多成为再就业培训基地,艺术在这里转化成了技术。

“别看我们的‘798’个头小,分布散,但特别贴近群众。”皇姑区委副书记张昕光觉得,这正是皇姑区创意文化产业的特色。皇姑区是沈阳市的文化强区,大中院校、文化团体密集。皇姑区结合区情,从社区小切口激活文化消费市场,由点及面地塑造艺术惠民工程品牌。他们将民间文化技艺的发展、传播、展示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及彰显文化产业孵化功能相融合,发掘文化人才,以文化能人带动区域文化特色,开设展示馆作为与群众零距离交流的基地,展示优秀作品,传播精湛技艺,并进一步形成产业互动,培育社区里弄的文化共享与产业发展融合的链条。

让文化消费需求成为皇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让分散的文化创意汇集到有序的市场平台,皇姑区着力促进创意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厚势。该区的黄金地段舍利塔公园谢绝了房地产项目,专门辟为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摆放舍利塔动漫产业园项目,建设了集展示、交易、拍卖为一体的美术品市场。位于大御路文化博览中心的集美艺术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宽阔空间和自动展板、自动灯光等硬件设施,为纯民间性质,将皇姑区的草根艺术集于一堂。该馆注重于对艺术品市场的培养和发展,向平民艺术家提供作品展览、保管、交易的平台。不约而同,大道文化产业公司、瑞安集团等也在打造公益性的百姓艺术馆。

草根创意,在沈阳皇姑区悄然做大了,它为“硬邦邦”的老工业基地增添了诸多或温婉或深沉或绚丽的色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