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0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更要盘活
本报记者 陈 颐 实习生 房思思

蔚县剪纸名家周淑英现场剪染,展示小刻刀上的“鬼斧神工”,藁城糖人吹塑大师马青旺一气呵成的“大蝈蝈”活灵活现……。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夏行”活动河北站,当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纷纷亮相。

“河北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6名。”河北民协主席郑一民向记者介绍说,这些都是提高河北文化国内外影响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明的一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目前,我国有3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根据文化部公布的信息,我国共有87万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达1219项,省级非遗项目8556项。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知道的要远远超过知道的。可以说,历史有多悠久,民间艺术就有多悠久;文化有多灿烂,民间艺术就有多灿烂;生活有多美好,民间艺术就有多美好。

保护和弘扬先人创造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的共同责任,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承民族文化血脉的伟大事业。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夏行”总策划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艺驿文化发展基金发起人贺英杰表示,“我们不但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上更好地保存下来,还要更好地流传下去,更加发扬光大。”

非遗作为中国的文化标识,易于被国人接受并引起感情共鸣。只要有好的设计,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也并非难事。陶瓷的手机壳、漆器的饰品、剪纸的灯罩、内画的容器等产品,让人们把非遗从博物馆带回家中。这不仅使人们对非遗有更感性的认识,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如果能脱去神秘的面纱,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面人彭”彭小平曾以个体户身份第一批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现在,他带领着近千名徒弟一起支撑起“面人彭”这一品牌,靠捏面人这项传统手艺谋生存,过日子。彭小平说,“传承人要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无价的贡献。”

同时,非遗技艺迫切需要将家族传承转换为社会传承。此次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反哺计划‘孝·成长’公益慈善行动”为此做出了示范。活动计划让30名青少年与非遗传承人结成“手拉手”助长计划,结对学习非遗技艺,并每年资助每位青少年学习者2000元。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大都家庭贫困却品学兼优,且对非遗有兴趣。这项活动不仅为他们继续学业提供了机会,更让其学会一技之长,使今后的生活多一份保障。加入该活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定瓷专家陈文增表示,定瓷曾失传800余年,使其复活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为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应该有德传之、著书传之,让更多的人能接触非遗,了解非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