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经济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把手”走街串巷值得肯定
张 毅

据媒体报道,陕西省铜川市市长每周带头坚持徒步或乘公交车走街串巷,以亲身体验和观察调研、发现城建和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城市病”。值得肯定的是,这不是简单的“一把手”示范工程,已经被固定为一种制度。据报道,铜川市政府将区县和部门负责人徒步下基层作为一项考评内容,此项考核不过关就会一票否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建设和运行已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多元系统工程,市政交通、管网、卫生和社区秩序等,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可能引发连环矛盾,制约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传统的条块式、上传下达式、下报上批等城市管理和维护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城市的发展节奏。

在这种背景下,铜川的做法至少有3点值得肯定。一是基层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一把手”经常走街串巷,让行政资源从文山会海和过度参与微观经济领域等方面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对社会公共服务上来,做政府该做、也是群众迫切需要的事。二是让决策权与城市“微循环”零距离。“一把手”及时发现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微梗阻”后,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也可杜绝基层部门和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欺上瞒下的作风弊端以及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之误。三是制度可倒逼作风转变和政府转型。据报道,铜川市政府督查室每月要对区县及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徒步走街巷工作实施检查,包括对其徒步时间、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并于次月通报全市。可以预见,只要坚持不懈并加以完善,在这种“体验式”工作模式的制度倒逼之下,“一把手”的态度和作风自觉将会更加明显。

前不久,《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发布,新一轮“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拉开大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城建的重点更注重改善城市功能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全国600多座设市城市以及大量县区城镇既有共性短板,更多的则是个体化缺陷,而要切实发现、改善并管理好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缺陷,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和功能升级,城市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权力流程再造必不可少。就此而言,铜川市的探索仅仅是迈出了一小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