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再制造产业链转起来
林火灿

作为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发展再制造产业,不仅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义重大,更是推动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升级、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从发展历程看,我国再制造产业的起步比欧美国家要晚,但在摸索和探索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再制造技术风格。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使资源产出率提高15%,力争以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产出。这一目标使我国加快发展再制造变得更迫切。进一步看,当前全球再制造产值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作为工程机械制造及使用大国,未来将有大量机械产品面临报废,这也将给再制造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不只需要纯粹的技术突破,更需要形成一个各环节相互配合的商业服务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发展阶段和市场认知度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再制造领域的技术储备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产业发展远远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一方面,由于旧产品回收渠道不规范、不畅通,大量旧产品被当作废品直接处置,很难保障足够的旧产品重新回到再制造企业,导致企业的再制造生产线经常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多数企业目前只能把再制造业务作为依附于新品制造之外的一项辅业,而非主业。另一方面,尽管再制造产品同样有着严格的质检程序,其产品质量和性能并不亚于新产品,而市场售价只有新品的一半左右。但受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少国内消费者目前还难以接受和使用再制造产品,有些人甚至还把再制造产品与“二手货”混为一谈。

正是由于旧产品供应跟不上,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销路又没能完全打开,导致我国再制造产业虽然坐拥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但一身好本领却得不到充分施展的空间和舞台。

由此看来,我国再制造产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保障再制造产业链条的顺畅运转,避免产业链形成阻滞。从这个角度上讲,“以旧换再”的思路恰恰为破解再制造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提供了可靠抓手。

在“以旧换再”的总体框架下,企业不能再对销售出去的产品不管不问了,相反,必须建立良好的产品追溯跟踪体系,对产品的使用情况、寿命周期和退出时间进行摸底。同时,建立产品回收的逆向物流体系,与客户保持产品替换关系。这样,既能保障旧产品回收的规范化,也为再制造产品创造更好的市场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旧换再”试点的开展符合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有利于理顺和畅通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助于进一步支持再制造产品的推广使用,促进再制造旧件回收,扩大再制造产品市场份额,使企业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去推动再制造的持续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